平静了下来,“既然你想知道,那姑姑告诉你便是。”
“你父亲求娶你阿娘那时,正是他参加乡试却屡试不第的时候,对科举也有些心灰意冷了,便打算娶妻生子过日子。”“然而在他们成亲之后,他又一次下场参加乡试,这次却考中了,顺利成了举人,后来又过了会试,殿试,得了个同进士出身,全家都为他高兴,你阿姐更是花了不少银钱给他补了个官,可后来……“许是他混迹官场之后,周围的闲言碎语太多,他受了影响,亦或是……他一朝得志后,变了性情,总之………
“他就开始嫌弃我阿娘了?”
七娘冷冷开口:“他从那个时候开始,便嫌弃起我阿娘是商户人家出身了,是吗?觉得我阿娘配不上他了,是吗?”林铮不知该说什么,心绪复杂难言。
七娘子知道了往事的来龙去脉,自然也不需要她再说什么了。她深深地呼出一口气,将自己的情绪收敛,看向林铮,正色道:“姑姑,你方才说要过继我,还有一个原因,是什么?”林铮闻言,沉默了许久,才如实道:“因为我不想成家,亦不想生孩子。”见七娘子面露疑惑,她继续道:“你阿娘生你时,我正在书院读书,家中送来消息后,才得知她生产后大出血,大夫和产婆都没能把人救回来…“自那以后,我便时常后悔,后悔当年让她与你父亲相识,后悔在她生产时不在家中,后悔没有提前为她请一位圣手,到了后来,后悔的事更是多了一件。”
七娘子沉默了片刻,才问:“是什么?”
“没有照顾好你。”
林铮摇摇头,“你父亲续弦后,我本担心李氏待你不好,想把你接到身边照料,但其他人都说我还要回书院读书,就算接你过来也照顾不好,反观李氏当年刚嫁进来,表现得十分温柔亲和,待你也极为细致,我观察许久,见她人前人后都如此,便暂且放下心来,却没想到…”提到与自己相关的事,七娘子便平静了许多。只听她道:“此事怪不了姑姑,她一开始待我的确很好,我小时候不懂事的时候,还当她是我的亲阿娘,直到后来碰了几次壁,才慢慢醒过神来。”“连我都如此,更何况姑姑呢?”
这个话题说到这里,七娘子不愿再提,只抬眸看向对面,“多谢姑姑愿意为七娘解惑,您方才说要过继我,这话还算数吗?”“自然算数。”
林铮想也不想便点了点头,“我同你祖父祖母都已经说好,只要你点头智应,随即便写信给你父亲。”
又担心心她因为惦记着她阿娘而不愿意,又多劝了几句:“七娘,即便过继了,你阿娘也永远是你阿娘,你愿意叫我姑姑就叫姑姑,叫母亲也可以。”“若是不过继,你父亲永远是你父亲,李氏也是你名义上的母亲,我就算想要插手你的管教事宜,总归不是那么名正言顺,这次接你过来,也是借了你祖母的名头。”
“再者……相信我,若是你阿娘还在,也会希望你过得好……“好。”
七娘却没有什么可犹豫的,不等她说完便点了头。自从那日谈话之后,七娘子沉寂了好几日。即便是去上余先生的课,话也很少,除非是被叫起来回答问题,其他时候都不怎么开口,也不似平时会同十一娘和沈隽闲聊几句,总是低着头看书。但沈隽在旁边观察,却发现对方只是视线落在上面,眸中却似是失了焦距,不知在想些什么。
又或者什么都没想。
另一边,过继这么大的事,流程却走得很顺。也不知林知县那边是怎么想的,在收到这边送过去的信之后,很快就送来了回信,上面写了什么,沈隽和七娘子都不得而知。但没过多久,李氏便上京了。
许是对方的长姐升了官,又许是七娘子这个“外人"要被过继出去了,她面上又挂上了温和的笑意。
连同见到七娘子时,态度都极为和善,半点不见上元节那日的模样。她在林府足足待了月余。
盛夏即将过去,蝉鸣声渐弱,七娘子正式被过继。远在东山县的林府众人也得知了这个消息。各人反应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