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 2)

第62章062

第六十二章

至于沈家人,担心心的只有一件事一一

这…这七娘子被过继出去了,那自家三姐儿,还会不会回来啊?杜妈妈盯着眼前正在滋滋冒热气的蒸笼,不由陷入了沉思。“阿娘……

沈昭从门外闪身进来,走到她身边,小声道:“这一屉蒸好了吗,我等会儿得早些出门,昨个儿有个过路的客人给了定钱,说今个儿要早起赶路,让我早些出摊。”

“快了快了。”

杜妈妈打了个哈欠,估摸着时间,约莫一盏茶的工夫,便掀开盖子,里面的热气顿时升腾而起,面制品独特的香气涌到鼻端,再细看蒸屉里头,一个个圆润暄软的灌浆馒头正躺在上头,光是看,都知道味道好得很。母女俩等热气稍微散散,这才一块儿把它们往篮子里装。杜妈妈还道:“这些天厨房里都没什么事儿,你卖完也别先急着回来,去街上找那个代写书信的读书人,再给三姐儿写封信,问问那边是个什么情况,写好了就寻个去盛京的行商,掏几个钱,托人把信带过去。”说着说着她就忍不住地叹了口气,面露遗憾,“七娘子过继到了大娘子那房,以后就得管咱们老爷叫大伯了,日后若是没什么大事儿,也不会让人送家书回来了…”

沈昭一边整理篮子里的东西,一边"嗯"了一声应下前面那段话,听出她的言外之意,颇有几分无语,抬头看她:“阿娘,您是舍不得蹭七娘子的人给三姐儿带信带东西的方便吧?”

“那又怎的了?”

杜妈妈半点儿不以为意,“现在还得咱自个儿找人,既要花钱,又不方便不放心的。”

说着又叹了口气,转身把另一屉还没上锅的芝麻花卷放上去,嘀嘀咕咕了句什么。

沈昭仔细听了听,才听出杜妈妈是在念叨茯苓什么时候才能把生意做到盛京去,到时他们再送东西送信就不用花钱了,也放心些。她不由失笑。

“阿娘,与其想这个,不若抓紧时间多做些吃食,等咱们赚够了赎身银子,给自家恢复了自由身,上京去看三姐儿,岂不是更方便?”这番话刚落,却叫杜妈妈翻了个白眼,“你这丫头,我竟不知你有这么远的志向,还去盛京,也不怕把你老爹老娘给累环”却没有反驳赎身的事。

许是因为这段时日,她们的吃食生意还算不错,赚了些银钱。沈昭弯唇笑笑,也不反驳,心里更有劲儿了些。总归这里也不是什么好地方,三姐儿随七娘子待在盛京,既能离开此处,又能跟着余先生读书,是两全其美的好事。只是…

她眸中闪过一丝怅然。

三姐儿的生辰在二月,今年没能做一碗长寿面给她吃,也不知何时才能再见.……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注1]又是一年冬日,又是一年上元节,盛京城中再次挂上了各式各样的灯笼时,两年时光已经匆匆而过,快得让人几乎察觉不到。城西林府,东南角的一处小课堂中,隐约传出郎朗读书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注2]“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注3]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注4」刚从外面买了蜂糖糕回来的青衣丫鬟拎着篮子走入院中,越靠近课舍,脚步便不知不觉地放轻,似是生怕打扰到了里头正在授课和上课的人。她刚走到窗下,前方的转角处便忽地窜出来一道白影,登时跃上廊下的栏杆,四只小脚都落在并不宽敞的栏上,灵巧地走着直线,那双鸳鸯眼儿时不时转过来看看她,顺滑蓬松的大尾巴高高翘起,看着神气极了。四喜不由一笑,把篮子搁在旁边,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它干净漂亮的毛毛,同时压低了声音,轻声唤它:“飞羽,你又来寻兰香啦?”舒服顺滑的手感好极了,她一时没忍住多摸了几下,倒是让猫儿后退几步避开,似是控诉地看了她一眼,又似是浑不在意,只是抖了抖,然后又扭过头敌毛来。

一下又一下,舔得专心,并不看四喜。

“四喜姐姐。”

课舍内的读书声不知何时停了,她转过头,只见不远处站着一道纤瘦的身影,身量较之两年前窜高了一大截,肤色也白净了不少。对方怀中抱着几本书,上着藕色小袄,碧青裙子,安安静静立在那里,似雨后新荷一般,正歪着头看她,不是沈隽又是哪个?正坐在栏杆上舔毛的猫儿听到她的声音,立马停下来不舔了,轻巧地跳下来,凑到她腿边开始绕圈,一副亲近得不得了的样子。四喜见状,站起身来,忍不住酸溜溜地道:“我也经常喂它,可这小东西偏偏就爱黏着你,对我们都爱答不理的,当真偏心……沈隽拎起裙角蹲下,刚伸出手,猫儿就把脑袋贴了过来,蹭了又蹭。她任由它蹭来蹭去,听到四喜的话不由一笑。轻声安慰她:“方才我出课舍的时候,看到你在摸它,四喜姐姐又不是不知,这已经很好了,若是换了旁人,别说摸摸它,怕是想近它的身都不成的。”果然,她这么一说,四喜又高兴起来。

又听余先生还在等着她的蜂糖糕,赶忙站起身来,不再耽误,去书房寻余先生了。

“我发现你这是愈发像你阿姐了。”

旁边又传来一道调侃的声音,沈隽抱着飞羽起身,转头看去,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