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件鹅黄的小袄,下裙是青色的,不是普通的青色,倒是有些像春日柳枝嫩芽的颜色,头发被梳成两个丫髻,上面戴着轻纱所制的珠花,一眼看过去跟真的一般,倒比平时显得更活泼了几分。对方蹦蹦跳跳地跑过来,一气儿冲到她面前,不由分说地便往她手里塞了一样东西,“兰香姐姐,这是给你的!”
沈隽愣了片刻,低下头去看,只见手心里正躺着一对珍珠做的珠花,被攒成花朵的样式,她认不出这是什么花,但却看得出这珍珠虽小,却光泽圆润,造型亦是精巧漂亮,一看就不便宜。
她下意识要还回去,“不行,这太贵重了,我不能收。”十一娘却背过手去往后退了几步,“哎呀你就收着吧!”“这……这是…“然后她低着头,用脚踢了踢地上的小石子儿,声音极小地道:“是我用来给你赔礼道歉的。”
沈隽不由一怔。
但随即她还是摇了摇头,“即便如此,这样东西还是……话还没说完,十一娘又道:“你放心吧!我阿娘也知道的!”话音刚落,就头也不回地跑开,只有声音遥遥传来。“我去找飞羽玩了!”
沈隽见状,便收好了手中的珠花,放入腰间的荷包,既然二夫人是知情的,那自己便能安心收下了。
日子便在她一天一天的上课,当差,撸猫中过去。从春寒料峭的初春来到盛夏,两地的家信林老夫人却依然没有让七娘子回东山县的意思。
屋外绿荫如盖,蝉鸣阵阵,屋内的冰盆散发着丝丝凉意,余先生的课堂上已经响起了背诵《诗经》的声音。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
背完一整首《硕鼠》篇,沈隽铺开一张空白的竹纸,安安静静地开始默写。七娘子就坐在她旁边的那张桌子前,也在提笔蘸墨,往纸上写着什么,口中念念有词,至于她前面的十一娘子,已经整个人都伏趴在了桌案上,睡得不知天昏地暗了,在沈隽这个位置,隐约还能听到从那边传来的小呼噜声。“啪”的一声响动,十一娘子倏地坐直了身子,目光茫然地左右看看。原来是余先生从上面丢了个花生下来,正好砸在她面前的桌面上,“醒了?”
十一娘子好半响才回过神来,懵懵懂懂地应了声是。“既然醒了,那就起来站会儿吧,天气闷热,难免困乏,站起来也好清醒止匕〃
“……先生说的是。”
沈隽默默收回视线。
不知怎的,方才那一幕,叫她想起了曾经上学的时候,老师们似乎都有一手拿粉笔头精准砸人的绝技。
又是一个时辰过去,余先生刚宣布下课,身影还没走出课舍,十一娘子就顿时来了精神,半点儿不复方才的萎靡不振。兴冲冲地挤到七娘子身边,同对方商量着今日不在府中吃饭,想要去某一家近来风头正盛的酒楼,尝尝他们的新菜。一般情况下,七娘子是不会驳堂妹的意,不过今日却不大方便。因为林铮先前让人带了信儿回来,晚上一块儿吃饭,有件事要同她说。故而只能带着歉意婉拒十一娘的邀约。
十一娘闻言便蔫儿了,只好怏怏不乐地“哦"了一声,在岔路口同七娘子分开,带着自己的丫鬟回去。
七娘子这头,沈隽随她回到明玕轩。
院内院外的竹子长得颇盛,风吹过来,竹叶随风而动,如今才算得上是名副其实的明玕轩了。
二人稍稍整顿一番,休息片刻,便去了书房下棋。如今沈隽下棋的水平也有所进益,勉强也能给七娘子当个棋搭子。夏日天热,屋内摆着冰盆,稍稍能降下些温度。桌上摆着一小盘樱桃和杨梅,正散发着淡淡的果香,是林铮同僚所赠,她便带回家来,给各院都分了些。
新鲜的果子还沾着水滴,绿莹莹的枝叶,叫人看着便口舌生津。“你看看你,方才那下若不是下在这里,我还当真赢不了你…”一局棋结束,七娘子指着上面一处,笑得眉眼弯弯,“若是让先生看见这一局,定要说你一句臭棋篓子不可。”
沈隽见状,先是恍然,然后便不由叹了口气,面上似是懊悔,“奴婢也是大意了…”
七娘子顿时又是一阵乐不可支。
笑罢才起身走到书架前头,东翻翻西翻翻,最后找出一本薄薄的书册,搁到她面前,“呶,这本棋谱给你,只要好好看完,能把上面的都背会,你下棋的水平便应当又能往上走走了。”
沈隽也不推拒,从善如流地接下来,道了声谢。从一开始来到七娘子身边到如今,差不多已经有了半年的光景,她也从起初的三等丫鬟升到了如今的二等,许是因为她不光是对方的丫鬟,更是书童,差不多算是朝夕相处,主仆二人之间的关系难免更加亲近,情谊也愈发深厚起来。逐渐熟悉起来后,沈隽对七娘子的了解也越发深了。对方也并非一开始自己印象中的成熟稳重,那只不过是身处东山县时的无奈,她也会有孩子气的一面,也会笑得开朗活泼,如十一娘子一般。沈隽有时候也不免会在心中想,七娘子如今过得这般轻松,才真正有了符合年纪的表现,但若是有朝一日,还要回到东山县,到时候又该如何自处…好在她这份担忧,很快就不存在了。
当夜色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