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060
第六十章
“诶,这是你家里给你写的信吗?”
身后忽然凑过来一个脑袋,荷香好奇地看了过来。沈隽捏了捏信封,没有当下拆开,只小心收在袖中,轻轻“嗯"了一声。“你不这会儿看啊?”
“马上要吃饭了,等回头没事的时候再慢慢看吧。”沈隽说着,坐到炕边,一样一样看起了包袱里的东西。一双应当是阿娘给自己做的新鞋,用料扎实,鞋底厚实;一条约莫是阿姐做的裙子,针脚细密,裙角还绣着一丛兰花;一袋蜜饯子;一罐辣酱,拧开之后茱萸和辣椒的香味顿时飘散出来,呛得她打了个喷嚏;一荷包铜子儿;还有几支用木头雕刻的簪子,簪头上刻的是迎春花,有的是梅花,有的是竹枝,有的是柳叶她在这边拆,荷香就托着下巴坐在旁边看,眼中忍不住流露出几分羡慕来。“你家里人待你真好。”
沈隽看过之后,又原样收起来,闻言便笑道:“难不成梅香姐姐待你不好?”“可不能这么说!”
荷香顿时像只被惊吓到的鹌鹑,东瞧西看,见自家阿姐不在附近才松了口气。
回头忍不住白她一眼,又叹着气道:“我阿姐对我自然好,我是说我阿爹阿娘呢。”
荷香与梅香是方家的家生子,当年方氏嫁过来的时候一道陪嫁过来的,只不过她们俩的爹娘却仍然留在方家,这些年下来,家里又给她们添了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两家离得远,林知县不喜方家人,来往自然而然便少了,就连七娘子的舅舅姨妈都很少能见到她,更别提荷香她们的参娘了……长此以往,那边儿的信儿也越来越少了,就算不说,任谁也看得出来,那两口子如今关照的重点在新添的孩子身上。沈隽也不知该如何安慰她。
自己如今家庭和睦,家人都对自己也都很是关心,若是去劝荷香宽心,不仅显得不痛不痒,说不定还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意味。好在荷香性子松泛,自己也想得开,不必她安慰也很快就想开了。“只要我跟阿姐一直在一块儿就行了。”
门外,梅香收回刚要敲门的手,微不可闻地叹了口气,转身离开。饭后。
沈隽揣着那封家书,一个人躲进书房,靠在书架的角落处,慢慢拆开信封,抽出里面那叠厚厚的纸张。
纸张上写满了规整的小字,照她这段时日的学习,认出这应当是馆阁体,方正,匀称,结构严谨。
倒不像是自家阿爹或是阿姐能写出来的,应当是去外面找了专门代写书信的人。
她垂眸看去。
信上开口便提到他们已经收到了她托人带过去的东西,每个人都很喜欢,杜妈妈更是每天都插着那根簪子,逢人便说“你怎么知道这是我家三姐儿孝敬我的”,把周遭一片人都给说得烦了,见了杜妈妈便掉头就走。看到这里,沈隽不由弯起唇角。
再往后看,又问她这段日子在盛京过得如何,府中的丫鬟婆子小厮们可还好相与,有没有去照着阿娘的叮嘱,拎着东西去拜访对方那些曾经关系不错的姐妹们,莫要报喜不报忧,若是遇上了什么不顺心的事儿,也莫要都藏在自个儿心里,下次写信回来告诉他们,即便相隔甚远,他们帮不上忙,说出来总会好受些,家里人总是记挂着她的。
沈隽捏着信的手紧了紧,只觉得胸口有些闷闷的。翻过一页,从第二页开始,上面便隐晦地提起如今天气转暖,市面上也出现了差不多的东西,尽管没他们的配方好,烧得没那么久,但便宜了点儿,蜂窝炭的生意没之前那么好做了,赚的也少了。不过阿爹跟柳沟村的人合力,费了不少工夫,总算是烧出了她先前画的那个炉子,搭上这个炉子一道,倒是把生意又拉回来了些。
另外,她上回给杜妈妈提供的那道菜谱,她们也顺利做出来,还得了夫人那位长姐的赏,厨房管事这个位置暂且保住了,让她不必担忧。最后一件事,则是提到杜妈妈新琢磨了不少吃食,十分受欢迎,近来很是高兴,干劲十足。
看到这儿,沈隽眼神有些迷茫,头顶上不禁冒出了好几个问号。自家阿娘?琢磨新吃食?干劲十足?
这几个字单独看她倒是都认识,可放在一块儿,怎么有些看不懂了呢?这还是自家阿娘吗?
她忍不住陷入了沉思。
阿姐把这件事写到信中,肯定是有她的用意的,毕竟代写家书是按照字数收钱的,若是压根无关紧要的事,自然不必花钱写上去。她又将这段话仔仔细细看了几遍,忽然视线顿住,眼睛微亮,想到了一个可能/性。
若真是这样的话……
她心心中一边欣喜,一边愈发好奇,也不知道阿姐是怎么劝动阿娘的,竞然真能让阿娘心动且行动起来。
再继续往下看,信上写完这件事,便差不多快没了,最后又道家中一切都好,让她放心,叮嘱她照顾好自己,便结束了。沈隽有些舍不得,又翻来覆去地将这封信看了好几遍,这才依依不舍地将其装回信封,小心收好。
至于回信……她想过段日子再写。
她得好好想一想,这次的回信中要写些什么。收好信从书房出来,沈隽还没走几步,就迎面碰上了偷偷溜过来看猫的十一娘子。
对方今个儿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