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封信,慢慢看了起来。其实她从没有告诉过其他人,她如今也认识不少字了。自然不是这辈子学的,而是上辈子学的,那人每次来她院里,都会给她带几本书,不是地方志,便是话本,要么就是带着画儿的,给孩童看的志怪小说,神话故事,还会教她写上几个字。
她头一个学会的,便是自己的名字。
“沈昭。”
上辈子的她,彼时许是受了九娘子的影响,并不喜欢这些东西,只觉得无趣得紧,但后来日子过得寂寞,能接触的东西也不多,看来看去,看得多了,便也喜欢上了。
不过还是只能看得进话本之类的闲书,那人那些个四书五经,时文策论什么的,依旧如看天书,头晕眼花。
她慢慢收回思绪,将注意力都放在眼前这封信上。第一眼看过去,她便不由吃了一惊。
这当真是三姐儿亲手写的?
她的字,如今已经写得这般规整好看了么?带着这样的惊讶,沈昭继续往下看。
信中的内容,她能认得大多数,有少数几个不认得的,便连猜带蒙,也能猜个大概,越往下看,唇角的弧度便愈发变大。沈隽在写这封信时,算是报喜不报忧,写了自己来到盛京这一路上的见闻,盛京城中的繁华,府中各位主子们的和气,七娘子如今过得很好,自己也很好,仍然跟着余先生读书,还因为学得好被夸了几次,还问起杜妈妈,沈父,阿姐和阿兄近来过得如何,自己给他们都挑了礼物,每个人的是哪一样,希望他们都能喜欢……
“你看什么呢?笑得跟朵花儿似的?”
杜妈妈把那根簪子戴到自个儿头上,正美滋滋地对着镜子照着,转头一看自家大女儿正在看信,不由咂舌,“看得懂吗?”她的声音响起,沈昭回过神来,笑盈盈地点了点头,“看得懂大半。”“阿娘,你想不想知道三姐儿在信里头都写了些什么?”杜妈妈想也不想就点点头,火急火燎地走到她边上坐下,催促道:“你看得懂还不早说?赶紧给我念来听听。”
沈昭便将信念了一遍。
最后一句念完,她抬起头来,却瞧见阿娘的眼圈不知何时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