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9(3 / 4)

给问出了口。

荷香一听就撇了撇嘴,“谁知道呢,也不晓得她娘给她灌了什么迷魂汤,也是她自个儿脑子不好使,她娘说什么就是什么,真真儿是被人卖了还给人数钱呢……

“算了,不说她了,想起来我就生气。”

沈隽抿嘴笑了笑,别看她嘴上不饶人,其实还是跟茴香关系挺好的,要不然也不会这么恨铁不成钢。

两个小姑娘头对着头说了一会儿话,就不约而同地打起哈欠来,一个接一个的。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睡了过去。

夜幕渐渐落下,星子点缀其间,一轮弯月被薄薄的云雾半遮住,只露出一半。

当客栈楼下传来马车动静的时候,沈隽忽然醒了过来,撑起窗户往下一看,原来是七娘子她们回来了。

赶忙回神把荷香叫醒,二人整理了一番衣裳就下楼去迎。七娘子同自家舅舅分别的时候,面上带着不舍,她在林家的时候,连出门的次数都被李氏管着,更难得能见到方家人,此次分开,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

方家舅舅笑着拍了拍她的肩膀,“没事儿,正好我也要去盛京,到时候再带你出来玩,想来老太太应当会同意的。”常云也在一旁安慰小姑娘:“是,老太太是极开明的。”七娘的情绪这才恢复了些许。

方家舅爷走后,七娘这才带着人回到客栈,见沈隽和荷香出来相迎,便笑了起来,“莫不是闻到给你们带的饭菜香味儿了?”荷香顿时眼睛一亮,拉着沈隽上前行礼,大大方方地道:“多谢娘子!就知道您最疼我们啦!”

七娘失笑,让梅香把食盒拎过来给她们,自己则是带着松香先回楼上歇下。最终还是吃到了心心念念的云州菜,荷香整个人肉眼可见地高兴起来,沈隽原本没什么胃口,但在她的感染下,也忍不住多吃了一些。不得不说,酸辣的菜的确很开胃,味道也不错,就是有点儿费嗓子,一顿饭下来,她喝了好几杯水。

翌日。

天刚蒙蒙亮,她们一行人便离开客栈,前往码头。不大的码头前方,却停泊着好几艘偌大的客船,码头上人潮拥挤,熙熙攘攘,有前来坐船的人,也有卖力气的挑夫和纤夫,也有前来接人的人,还有在边上卖各式各样吃食的小摊贩……

众人好不容易登上船,安置好行李后,沈隽陪着七娘子走上甲板,水气的味道迎面而来,是完全不同于陆地上的感觉。不知等了多久,随着纤夫们的号子声,客船渐渐开离岸边。前方景象平坦开阔,观之令人的心境也不自觉自由起来。在船上的日子,一如水面般平静。

除了梅香有些晕船之外,其他人倒是都还挺适应,沈隽拿出杜妈妈给自己准备的酸梅子,让对方难受的时候便含上一颗,虽然还是晕,不过症状倒是减轻了些。

见她仍是难受,沈隽又去找了船上的人,同他们讨了个治晕船的土方子,一副药下去,立马就见了效。

梅香好起来之后,记挂着沈隽的好意,便给她安排了个陪七娘子说话解闷儿的活儿,自己则把她原本的活儿都接了过来,包括给七娘子洗衣裳什么的,倒是让她闲了下来。

余先生却见不得她清闲,第二日便把沈隽和七娘子嬉过来上课,船上同马车上不同,只要是风平浪静的日子,便十分平稳,并不影响读书习字。除此之外,余先生还教会了沈隽下棋。

“下棋可修身养性,培养心性。”

她将棋盘上的棋子捡起,各自丢进两旁的棋盒中,又道:“程先生也曾说过′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注1]“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沈隽帮着她一道分棋,闻言便试探着道:“他是说下棋虽然是小道,但仍然认可下棋对人心性的磨炼?”

余先生“嗯"了一声,赞赏地看了她一眼,“不错,正是这个意思,你日后若是走科举为官这条路,下棋就是必须要学会的一件事了。”沈隽倒是没想过那么远,现在只是觉得下围棋挺有意思的。古代的娱乐没有那么多,这也算是一种消遣方式了。之后的几天时间,便在读书,习字,下棋,被考察功课中过去。客船到达盛京的那一日,正巧是个万里无云的晴天,大娘子派来的人早就等在码头上,见到她们下船便迎了上来。

脸上带着笑地同七娘子行礼,叫身边的人帮着将她们的行李搬上马车,又跟常云叙了两句旧。

坐上前往盛京城的马车,七娘子忍不住掀开帘子往外看去。只不过是一年多没有回来,她便已经觉得这周遭的景象有些陌生了,也不知府里的人……

码头离得不远,没走多久,马车便到了城门口。此时不过天刚亮起,城门口便已经有了许许多多等待进城的百姓,除了穿着布衣的平民百姓,还有不少背着书箱,穿着直缀或是青衫的读书人,足足排了好几列长队,但却丝毫不乱,井然有序。

沈隽透过帘子被风吹起的缝隙,往外瞧了一眼,登时便被眼前巍峨高大的城墙吸引了目光,愣了好半晌才回过神来。这便是盛京吗……

约莫半刻钟后,马车驶进城门,沿街的店面都已经开门做起了生意,脚店和酒楼门前的彩旌随风飘扬,街上随处可见端着食盒招揽客人的伙计,连读书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