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赢(1 / 3)

汇报还在继续,会议室的大门被敲响。

如非紧急情况,公司员工不会在这个时侯打扰。

刘季微微点头,示意李文前去查看。

不一会儿,便搞清楚状况。

巨港扣押了华商的货物,商人找了过来,吵吵闹闹的要求立刻帮他讨回货物,否则就要让所有人知道刘季言而无信。

“你确定,商人的货被别人扣押了,来我们这里寻求帮助,还敢语气这么强硬?”刘季反问道。

有方才的不愉快,李文有些迟疑,不敢打包票属下员工是否有添油加醋。

但很快,楼下就传来了吵闹声。

刘季来到窗前,看到街上有一个身着长衫的华人指手画脚的,大声嚷嚷个不停。

其所喊内容和李文转述的差不多。

“要不我下去看看,然后去一趟巨港帮他货要回来?”葛老六主动提议。

刘季没有直接答应。

这件事有些奇怪。

按理说,6月份季风开始由南向北吹,最晚到8月份季风衰弱前,华商就得返航,可现在都12月了。

如果是已经定居南洋的华商,因为船小货少,一年的利润都不一定有‘无视费’高,根本就不会掏这个钱。

而且巨港不比别的地方,那地方又叫旧港,是大明早期建立的旧港宣慰司所在地。

巨港苏丹向来亲善华人,也更愿意和华人贸易——南洋几乎所有地方的常态,就连荷兰人从巨港购买胡椒都得通过华人中间商——一个叫凯奇尔·贾庞的商人。

这样的地方会无缘无故扣留华人货物?

“确定是给我们交过钱的船?有没有说原因和货物吗?”刘季问道。

李文先点头,后摇头。

不说原因就更让人怀疑了。

现在才刚给海军放假,这还没有休息一天,就把水手们拉出去工作,搁谁都会忍不住骂娘。

但是如果只派一艘船去,在这个敏感时期,说不得就会出事。

除了丢货商人本身的疑点外,还有另一个原因。

那个华人中间商,凯奇尔·贾庞。

刘季喜欢叫他的小贾庞,因为‘凯奇尔’在当地马来语中的意思就是‘小’。而会讲汉语的葡萄牙人则称呼他为‘小和’,因为‘贾庞’的读音和日本很像,和就是日本,连起来也更像汉语名‘小和’。

虽然没有和贾庞直接接触过,但周边海域几乎所有人都听过他的名声。

小贾庞,不仅和荷兰人关系密切,更是因为某些不为人知的特长,可以和旧港苏丹、占碑苏丹坐在一张床上,比亲兄弟都亲,还能拿走这两个胡椒出口中心一半以上的货。

但小贾庞也极端的无耻,哪怕巴达维亚总督科恩当众说他,比所有华人双倍的臭名昭著、不诚实、奸诈、背信弃义。小贾庞仍旧初心不改,不断向荷兰人抛媚眼,积极为荷兰人输送胡椒。

哪怕公司多次派人说,愿意比荷兰人高一倍价格收购,都没从小贾庞手中拿到一袋胡椒。

刘季摸摸下巴,很担心这次突然的抢货事件是小贾庞在背后指使,目的就是为了将他诓骗至巨港,然后抓获。

至于两人间的矛盾嘛,无非是大家都做胡椒生意。

同行是冤家。

有没有荷兰人指使,尚且不能确定。

不过,昨天的偷买粮事件,大概率和小贾庞无关。因为帮荷兰人买卖大米的主要中间商,是另一个混血华人,英杰·莫达。这两人一个在苏门答腊岛,一个常常呆在爪哇岛,各自生意也很少有交集,也没有传出过两人有合作的消息。

楼下的吵闹越来越凶,公司员工们死活劝不住,围观的休假士兵们似乎想要帮忙,却被公司职员拒绝。

“还是我下去看看,让他惟恐天下不乱的蠢货安静些。”葛老六再次提议。

刘季没有拒绝,只是叮嘱道:“问清楚原因,搞清楚什么货,价值多少,但不要着急行动。”

“也让那家伙别心急,他给我们付过钱,那一定会帮他把货要回来。”

“如果耽误了时间,就帮他要回双份的。”

会议室大门重新关上后,会议继续。

“因为我们过于经常这样干,马鲁古群岛的原住民酋长们,现在已经不愿意‘杀猪换羊’了,还威胁说再带猪过去就不买丁香给我们。”李文说道。

这件事早有预料,刘季没有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