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面能加多少种类?您给说句准话。”张秀花对大家的手艺不怎么了解。所以得问大队长。
他笑呵呵道,“花生、红薯粉丝都行。但是我觉得也可以加点红薯干,城里人买粮都得限量,肯定也需要这个,你觉得呢?”
说起红薯干,张秀花想起王二婶家晒的红薯干甜滋滋,特别好吃。
这种红薯干不是直接切成片放进地里晒干。而是把表皮削掉,通过三蒸三晒,晒出来的红薯又甜又有嚼劲。
因为这方法很费时间,村民都是给孩子们做零嘴才做一些。
“三蒸三晒的红薯干,我觉得可以放进去。”
大队长仔细一想,城里人确实挑剔,拍了下大腿,“行!听你的。”
到了年底,大多数水果都没了。只剩下冻梨和冻柿子。这两样可以加进去。
“还是不够!”大队长绞尽脑汁,也只能想出这么多。
倒是张秀花又想出一个,“咸豆腐干!”
这个豆腐干不是后世吃的豆腐干,而是加了盐,晒成干,这样可以放很久。后世的豆腐干加的是防腐剂才可以放进那么久。
大队长想不出来了,“你招那几个知青好好想,他们脑子活,肯定能替你出好主意。村里有什么好东西,你都知道,我等你答复。”
直接当甩手掌柜,张秀花却叫住他,“大队长,提成怎么算?卖一元的礼盒也给一斤黄豆?”
大队长眼睛一瞪,“那当然不行。给他们一斤黄豆,我们还得倒贴,我们按钱来算吧。五元给一斤黄豆。这样我们生产队还得小赚一点。”
张秀花明白了。
送走大队长,张秀花去喊周盼娣、李小英和安柔。
周盼娣倒是想起一样小吃,“驴打滚!李家屯现成的糯米和黄豆,做这个不难。”
李小英也觉得这主意不错,“你家腌制的泡菜也好吃。”
张秀花摆手,“这个不行。那泡菜用的调料太多。我们李家屯弄不来。而且也没法包装,不合适。”
安柔想起一个,馓子,“这个东西耐放!”
张秀花想说馓子要用油,可是想到队里有黄豆,可以榨油,觉得这个可以做。
商量完,大家把五块钱的礼盒定为十样:红薯粉丝、腐竹、咸豆腐干、红薯干、冻柿子、冻梨、馓子、花生、枣子和驴打滚。
三块钱的礼盒定为六样:红薯粉丝、红薯干、馓子、花生、枣子和驴打滚。
一块钱直接就用驴打滚,用纸包。价格太低,不值得用篮子。
定完后,她拿给大队长看,他满意点头,“行。就按你这单子来!”
单子确定后,张秀花就将周盼娣、李小英、李建信和安柔叫过来。
把大队长的单子列好,提成也说了。
周盼娣四人自然没什么意见。现在粮食已经收好,就等着明年开春种粮食,现在这段时间就是腌咸菜。咸菜哪天腌都行,不差这一天。
张秀花给他们凑样品,篮子是大队长提供的,他们手艺好。张秀花会编,但是跟他们一比,就只配当个玩具。
食材大多数都是从她家找,只有她家没有的,她才会找大队长要。
驴打滚的做法很简单,几位知青只花了半天功夫就做好了。
翌日一早,四人就拎着篮子去了县城推销。
他们刚走没多久,张秀花家里迎来了客人。
红星供销社主任骑着自行车找到张秀花家,喊了一嗓子,“张秀花?”
张秀花愣了一下,看到他,忙迎出来,“主任,今天吹的什么风,你怎么来了?”
主任累得气喘吁吁,“你们屯真够远的,让我一阵好找!”
张秀花把人请进屋,给他倒了杯热水,里面还加了点糖。
主任咕咕喝完,看见继林和珠珠夸了一句,“孩子真懂事。还知道带妹妹呢。”
张秀花笑笑,“是啊。两个孩子都很乖巧,不吵不闹。”
两人闲聊几句,主任开始把话题引向豆腐,“你们家不做豆腐了吗?”
“做啊。我们一直给红旗公社和红阳公社供销社送豆腐。平时也给附近几个村子换豆腐。我们家的豆腐做得好。”张秀花猜到对方的来意,也没让对方主动开口。他们能来就已经给面子了,让人家主动说,以后还怎么走动。
她主动道,“我听说周家村的豆腐出了事?其实也不怪他们,天气热,豆腐本来就容易坏。”
她递了台阶,主任脸色好看一些,摆了摆手,“他们就是不如你们实在。那豆腐掐一把全是水。你们现在豆腐忙得过来吗?要不要加量?”
张秀花笑道,“当然可以。我们用的是粉碎机,豆腐做得快!”
主任笑道,“那明天能给我们供销社供应五十斤吗?”
张秀花颔首,“行!我明天就给你们送过去。”
说完这事,主任就想离开,张秀花却让他等一等。她递了个单子给主任,“我们生产队正在做礼盒,专门为新年大厂准备的。你们供销社要不要也定点?过年送礼,家家户户用得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