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玉米杆一车一车往外拉,许春英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难看起来。这他娘都是什么事。小姑子的孩子扔了炮仗,她家贴柴禾。农村人攒个柴禾容易嘛。大冬天都烧不起炕,只能窝在灶房取暖。
李凤娇见此,从兜里掏了五块钱塞给大嫂,“大嫂对不住,卫国这孩子太调皮了,这钱给你们。”
许春英这时又客气起来,不肯收。两人你推我搡,张秀花就特别不喜欢这个习俗,于是上前直接将钱拿过来,塞到许春英兜里,“给你就收着。你别让小姑子过意不去。”
两人愣愣看着她,于是谁也不再客气。
李建党运柴禾,其他孩子在旁边帮忙。虽然谁都没挨骂,但是大人那眼神瞪过来,太吓人了。
有才几个倒是没有多胆怯,因为张秀花惩罚人的措施不是打,而是馋死你。
那玉米杆又不是他们烧的,他们没有心理负担。
李建党将柴禾运完,正打算回去,就看到许多村民往外一个地方跑。
有才呲溜一下蹿过去,紧接着就是宝林,继东不想去大伯家,于是也追过去。于是一串孩子都跟过去了。
李建党独自将板车拖回来,李凤娇见孩子没跟过来,担心他们再惹祸,回头她可没钱赔,于是焦急地问,“大哥,孩子们呢?”
“看热闹去了!”李建党还不知道妹妹付了钱,冲她笑了笑,“哪有孩子不调皮的。你不用担心。”
李建党将人往堂屋请,李凤娇回去的时候要带一条棉被,问他借一根绳子。
李建党自然没有不同意的,于是跑去灶房找绳子。
刚找好,孩子们外面接二连三跑进来,很快就将小院挤满。
有才的声音最响亮,他趴在灶房门口,“张姨?张姨?兴业叔回来了,你要不要看病?继东在那边给你排队呢。”
今早起来张秀花有点着凉,应该是感冒了,这病不用看。熬几点自然就好了。
张秀花刚想说不用,许春英却是直接丢下铲子,将手在围裙上擦了擦,随后一解围裙,“真的?”
有才点头,“真的。好多人在他家门口排队。”
许春英立刻叫来红武和红霞,“你们快去排队。回头让你奶看看病,她那身子骨一入冬就不好,看看怎么回事。”
两个孩子点点头,出了院子。其他孩子哗啦啦跟在后头。
张秀花让有才告诉继东别排队了,“待会儿回来吃饭。我没事的。”
有才响亮应了一声。
张秀花问许春英,“那个兴业是医生?在哪上班啊?”
“在省城当医生。我们村学历最高的人。”许春英眼里闪过自豪,要知道小姑子只是高中生,而李兴业却是大学生,不是工农兵大学,是自己考上去的大学生。
张秀花赞叹,“农村人居然能到省城当医生,不容易啊。”
“那当然。他读了好多年书才当的医生。你要是有哪里不舒服找他看看。他在省城结婚,好几年才回来一次,你可要把握机会。错过这个村,就没那个店了。”
张秀花真不用,她是感冒,而且不严重。没必要浪费名额。
有才等人跑到兴业家门口,这边已经排了好多人,继东排到门口,有才告诉他不用排了,“张姨说她没事。就是感冒而已。”
继东点头,出了队伍,红武站到继东的位置。
看病的人实在太多了,排了半个小时还没轮到他们,已经到了饭点。
许春英让红文跑过来,将孩子们叫回去,打算吃完饭再过来看病。
孩子们早就知道今天弄好吃的,于是呼啦啦跑回家。
饭菜端上桌。
许春英昨晚蒸的馒头,现在重新热一遍。饭菜之所以做得这么慢是因为家里只有一个锅。
这么多人吃饭,就得分成两桌。
大人一桌,小孩一桌。不过小孩太多了,就把红武、有才和红霞叫到大人这桌。
因为人太多,李建党家的碗不够多,张秀花还让有才和继东回家拿了些碗筷碟子。
李建党家用的都是粗瓷大碗,张秀花家的是白瓷碗,外面还有牡丹花,特别喜庆。
“快吃吧!天气冷,一会儿就凉了!大家别客气!”许春英作为主人,吆喝大家一起吃菜。
今天准备的饭菜份量很足,尤其那盆猪肉白菜豆腐粉丝。每个人都盛了一碗,还有一盆在上面。
猪肉醇香有嚼劲,又不油腻,白菜清新淡雅,香味浓香,粉丝嫩滑Q弹,入口即化,吃过之后唇齿香,豆腐用油煎过,外焦里嫩,咬一口柔韧味美。最妙的是加入几颗辣椒,让这道菜多了点灵魂,不仅口感丰富,又具有咸、酸、甜、辣、香、鲜等多层次口感,香味直扑鼻端,令人食欲大动。
孩子们吃着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却不舍得放下筷子。
“好吃!太好吃了!”巧玲吃得根本停不下来。
等饭菜全部吃完,大家肚皮滚滚。
大人孩子全部到李兴业家门口排队。跟之前相比,人数不减反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