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斜靠在车头,正在抽着手卷烟。
他看起来大约六十多岁,身材清瘦但异常硬朗,穿着一身褪色的帆布猎装,脸上布满了深刻的皱纹。即使隔着一段距离,林予安也能感受到他身上那股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强大气场!
“这就是斯坦·祖拉夫斯基。”
当林予安下车时,斯坦掐灭了烟,深邃的目光在他身上扫过,像是在评估一头猎物。
斯坦开口:“你就是那个从熊嘴里活下来的中国小子?”
林予安平静地迎着他的目光,伸出手:“你好,斯坦先生,你可以叫我林。”
斯坦没有立即握手,而是又打量了他几秒,才伸出那只布满老茧的手,与他用力一握。
他言简意赅地说:“叫我斯坦就行,路还长着呢,小子。让我看看,你是不是真的有本事在这片土地上活下去。”
斯坦说完,便自顾自地转身,拉开他那辆老旧雪佛兰的车门,动作干脆利落。
杰克对着林予安耸了耸肩,示意他别介意,然后招呼大家各自上车。
林予安坐回了福特皮卡的副驾,导演大卫则从后座探过身来,递给他一个小型领夹麦克风。“林,从现在开始,我希望你能一直佩戴着它。”大卫的声音温和。
“我们想捕捉到最自然真实的反应和对话,你不用刻意对着镜头说什么,就像我们不存在一样,和杰克、和斯坦正常交流就好。”
林予安接过麦克风,熟练地别在衣领内侧,点了点头。
两辆皮卡一前一后,正式驶上了传说中的道尔顿公路。
这条北美最偏远、也最危险的公路之一,如同一条灰色的缎带,在无尽的白色荒原上延伸,直指北方。公路两侧是连绵不绝的黑云杉林,更远处,壮丽的阿拉斯加山脉气势磅礴,静默地矗立在天际线上。摄影师迈克已经架好了机器,镜头对准了林予安的侧脸,捕捉着他凝视窗外时,眼中那一闪而过的眼神。
导演大卫同时观察着林予安的每一个细微表情。
作为一名资深的真人秀导演,他很清楚,一个角色的魅力,往往就体现在这种初次接触新环境的真实反应中。
理查德对这个中国人的评价极高,大卫此行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验证这份评价。
“看到了吗?”
杰克指着远处与公路并行的,一条巨大的银色管道。
“那就是纵贯阿拉斯加的输油管道,可以说这条道尔顿公路,就是为它而修建的!我们接下来几百英里的旅程,都会有它作伴。”
“斯坦的车技怎么样?”林予安看似随意地问道。
杰克笑了起来:“放心吧,他在这条路上开过的里程,比我们所有人加起来都多。”
“你看他那辆老雪佛兰,虽然看起来破,但底盘、悬挂、轮胎全都经过改装,他比我们这些开新车的人稳得多。”
车队继续向北,窗外的景色愈发荒凉壮阔。
他们跨过了育空河大桥,在路边的“寒足营地”做了短暂的休整和加油。
这里是道尔顿公路上一个重要的补给站,也是最后的文明据点之一。
午餐时,大家围坐在一张长桌上,斯坦自顾自地吃着一大盘淋满肉汁的炖肉,对摄制组的镜头视若无睹大卫则抓住机会,开始引导话题:“林,第一次踏上阿拉斯加,感觉如何?和你之前在奇尔科湖相比,有什么不同?”
林予安喝了一口热咖啡,暖了暖身体,认真地思考了一下才回答。
“奇尔科湖的荒野是孤独的,它考验的是个体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
“而这里的荒野感觉更宏大,更有一种“邻里感’。”
“邻里感?”
这个出乎意料的词让大卫和杰克都愣了一下。
“是的。”
林予安解释道:“虽然人烟稀少,但这里的人们,像斯坦先生,像杰克,还有那些开着重型卡车司机,大家都是这片土地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