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历史大变,朱棣战败?(1 / 2)

朱高燧当了皇帝?

听到这样的消息,朱高煦有些不知所措。

怎么老三当皇帝了。

“老头不是没让你当监国吗?”

朱高煦一脸疑惑的看向老三,眼珠子一转,立刻惊骇道:“难道说你小子造反成功了?”

此话一出,原本还一脸高兴的朱高燧顿时就不满了。

“狂妄!”

“什么叫造反,难道就不能是老爷子突然想明白了,让我当皇帝?”

此时此刻,朱高燧内心极其满意。

鼻子朝天的看向老二,一副“不是你说我当不了皇帝”的表情。

终于轮到他了。

朱高煦有些生气:“老头如果不是出了什么问题,怎么可能会让你当皇帝。”

“老三,你冷静点好不好?”

“大战之前天幕降临,感觉不是什么好兆头啊!”朱高煦眉头紧锁。

这次他爹没有做出任何监国的改变。

唯独多出了这瓦剌一战。

这让汉王内心有些不安。

“你是说,我们这一战会出现问题?怎么可能呢!”朱高燧突然大笑:“这次老爹是下决心要死战的,区区瓦剌,怎么可能挡的住。”

老二肯定看我当皇帝心里不平衡了......朱高燧认真的看着朱高煦,忽然觉得老爹说的话一点也没错。老二就是尖嘴猴腮,一脸狡诈的模样。

朱高煦根本没去理会朱高燧。

他非常坚定相信内心所想。

最新的天幕之言,不仅是老三当了皇帝。

连之前一直说话的人都变了。

从一个叫王天霸的人变成虾仁。

经过这些日子朱高煦对天幕的观察,早就明白了,现在发生的事情,会改变后世之事。

也就是说,历史改变了,那个叫王天霸的人消失了。

朱高煦是从战场上成长起来的,对战场嗅觉极其灵敏,他察觉到了不对劲,立刻就让传信兵去朱棣的营帐,让皇帝小心点,决策凡事可以多跟京师的老大商量。

虽然跟老大不对付,但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京师的参谋智囊团是起到改变战局的作用。

与此同时,在营帐里,朱棣正在认真下达作战指令。

众将领非常的认真都在认真的聆听。

朱棣不仅是皇帝,在打仗这件事上。整个大明朝都无人能出其右。

郑亨、陈懋、张辅、都是朱棣手中最强的将领。

后方京师更是有太子坐镇,文渊阁大学士杨荣,兵部尚书金忠统筹全局。

杨荣提出了要三路分进合击的方案,朱棣最终拍板实行。

分三路合围瓦剌。

要将瓦剌军队诱至忽兰忽失温山谷,那地方山多,完全可以限制骑兵的发挥了。

而且有利于布置神机营的火炮。

若是战场真的能放在忽兰忽失温山谷,朱棣有信心此战必胜!

不仅如此,朱棣还要打心理战。

释放俘虏动摇底层士兵战意,更是要派伪蒙古商队挑拔鞑靼同瓦剌关系,释放鞑靼也出兵瓦剌的消息。因此这第三路的兵,就是要伪装成蒙古鞑靼的士兵,要给瓦剌假消息,让他们不敢逃亡到鞑靼的地盘里。

若是让瓦剌人逃亡到鞑靼的地盘,想要追击就很难了。

朱棣微微眯眼,下令道:“东路军由刘江来领兵。”

东路军由宣府出发,并非主攻,主要就是威慑作用。

因此不需要太多的兵力,朱棣也只给了一万人。

布置好一切,正当朱棣想要休息的时候,天幕却忽然出现了。

而且还曝光了老三会成为皇帝的事情。

这让朱棣瞬间来了兴致。

他现在还不用动兵,因此也有时间来看这天幕之事。

说实话他根本就没考虑过,让老三当皇帝事情居然发生了,他也搞不清是什么状况。

难道说,我后来发现老三这小子才是最适合当大明皇帝的吗?

更重要的是,朱棣也想看看,后世对这一战的评价。

朱棣很自信。

他觉得此战必胜,而这一战会改变大明的历史,也是他造福后世之人的功绩。

历史上肯定会留下浓厚的一笔。

想到这,朱棣一脸喜色的看向朱高烁:“老四,这是你第一次上战场吧?想不想带兵出去看看?”朱棣其实就是故意逗逗老四。

想从老四的脸上看见窘状。

虽然早就知道老四为未来很会打仗,在后世的评价里甚至比他还要厉害。

但现在的朱高烁,终究只是十六岁的少年,第一次上战场了,还是这种关系国家存亡的大战。怎么可能不紧张。

打仗是要靠时间积累的,除非是像霍去病那样的人物,二十二岁封狼居胥。

可朱高烁却一脸兴奋:“爹,我早就想去战场上看看了,正好你给了我八百骑兵。”

此话一出。

朱棣震惊了。

朱瞻基都懵了。

四叔这么勇武吗?第一次上战场就敢带兵出去。

在场武将也都被朱高烁的气质给惊艳到了。

但有勇归有勇,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