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飞狗跳(2 / 5)

好脾气,对营销号科普都一视同仁,又是佩服大佬的一天。

121L:别被大佬骗了……他很记仇的,别问我怎么知道。

李承乾嘴角一抽默默打字,心中腹诽又不是论坛管理员能怎么记仇。

【我真的是大唐太子殿下】:这样吗,可是如果这些不管用那穿越者该拿什么呢?水稻小麦古代都有啊。

125L:百度不会吗,别告诉我楼主你穿越了。也就青天大佬好脾气,说起来青天大佬现实不会是大学老师吧,感觉还挺享受科普教授的过程。

【青天】:看你穿越时代喽,宋以前好好研究占城稻顺便搞些杂交育种,明清科技上来了除却育种还可以研究肥料,顺便肥料不完全等于化肥(氮肥)。

化肥难度很高,连我国都要七八十年代才能完成自给自足。玩过《文明》吗?点科技树的时候化肥后头就是一战的那些玩意了。

能手搓化肥谁还种田啊,都玩毒气炸药征服天下去了。

开个玩笑。

128L:哈哈,大佬说的对,但你这是工料化肥,我们文科生穿越用的都是骨粉磷肥。

李承乾呼吸一紧,占城稻这个他理想的玩意终于提到了。

可惜他对这个了解不多,局限于做题做到过,只知道这玩意自中南半岛传入,宋朝有过推广,很好,然后没了。

【我真的是大唐太子殿下】:占城稻?我怎么没听过。

【青天】:占城稻虽然口感偏硬,不过古代嘛能吃饱就行,虽然占城稻目前来讲有争议也有人提出它的作用似乎被夸大,但问题总得一样一样解决。

先说占城稻本身,这玩意耐旱不挑地,古代水利是件麻烦事,用水少是优点,同时他也耐涝。古代占城稻一般多种于江淮两浙等地。

另外有说法占城稻最早在历史上是福建先于全国引入的,这边就是我们中国古代老百姓的智慧了。

对了,占城中唐前称林邑,五代宋时改称占城。记住穿越的时间点,叫错名字可是不好。

还有一点,要是穿越太早,有没有占城稻我可不敢保证。毕竟作物发展也是需要时间的嘛。

【青天】:当然占城稻最重要的还是早熟,配合干旱条件可以靠这个减少受灾损失。

与此同时最好随时做好杂交育种的准备,占城稻最开始没那么早熟高产,也是直到南宋末年才培育出六十日而熟的优良品种。

而且占城稻对长江流域的,北方可以稻麦两熟,优点是真的多除了不好吃。

李承乾看得懵懵懂懂。

虽则他自小孤苦,但到底还是远离农事,此刻才真切意识到他这个学生简直完美对应“五谷不分”四个字,只对不好吃印象深刻。

【青天】:农业是复杂的,光光一两个粮食品种拿出来作用并不是很大,只有与之配套完整的工具、技术、肥料、种植方式才能真正意义上缓解粮食问题。

【青天】:当然我也不是说土豆红薯不好,他们其实也不错,随便往坡地谷底一扔就能活,饥荒能救命。

它们的意义在我看来不在于高产,而是不占主田。

但是在没有足够成熟粮食储存做背景的前提下,还是不要轻易尝试推广,否则分分钟翻车。

【青天】:最后,楼主一帖引战,顺手举报了,等着被禁言吧。

178L:噗,大佬真是有种独特的幽默感。

179L:我早说了大佬记仇,先科普后举报,果然是恩怨分明……

李承乾:???

你知不知道你在举报谁的账号?

是即将肩负大唐两京一十道的太子殿下的账号!

青天大佬果然记仇,先恭后倨,恐怖如斯。

李·举重达人·承乾连滚带爬退出贴子翻找论坛规则明细,一看被举报用户最多禁言半个月他当即松了口气。

问题不大。

总不能隔半个月晕一次吧,那他真的会英年早逝的。

总之现在对于占城稻李承乾了解了个大概,也让他的设想有了大致思路。

棉花种子不能浪费,先取一部分试着种种看看,琢磨一下过程可能遇上的问题,后续的轧棉搅车,他还有些朦胧的印象,慢慢来。

占城稻也要花时间寻,粮有了余下的便是工具——曲辕犁。

真是感谢天感谢地感谢他是专攻隋唐史这一块的研究生,也感谢大学四年中那个强制他反复修改了无数次论文的老师,尽管那论文只是个小组作业。

曲辕犁的结构图,他反反复复画了好几遍。固然因为时间流逝记忆残缺,但画个大概是没问题的,之后就可以做出样品慢慢修改。

可幻想很美好,李承乾无奈地盯着自己的小手,现实太骨感了。

八岁,他要怎么跟李世民提占城稻的事?

他又要怎么去搞看似“不务正业”的东西?

这一回可没有孙思邈做壳了,难不成学明朝的木工天子大大方方摆烂?

他是李世民的嫡长子未来的大唐太子,没做出成果前,这直谏的奏表估摸都要堆满李世民的案桌了。

李承乾叹气,走一步看一步吧。

***

李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