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1 / 3)

【第四章】

----------

“你干嘛?”徐芳冰抬头看她,狐疑得很。

杨琳站了好几秒才慢条斯理地说:“我去拿水果,你们要吃什么?”

“什么新鲜拿什么,西瓜记得拿点。”

“王助呢?”

“都可以。”

王逸洲看着她走远,沉吟着问徐芳冰:“徐店和杨琳很早就认识?”

他对这两个人有些好奇,毕竟杨琳在公司的人缘和业绩成鲜明对比,大多数时间她都对人爱搭不理,很有目中无人的架势,而徐芳冰也是一众店长里脾气最暴的,开会吵架声量永远最高。

两个出了名不好相处的人却关系不错,于公于私都引人探究。

但徐芳冰只敷衍地答他一句:“我们之前合租过,在南京。”

王逸洲再没好多问,扯开话题聊了会,杨琳端着点东西回来。

她把水果放在中间,一碟沙姜推给王逸洲:“让他们现切的。”

王逸洲怔了下,生硬地道声谢。

杨琳眨眨眼皮子:“不客气。”

服务员提着壶过来问:“需要加水吗?”

杨琳摆摆手:“不用,我杯子里还有水。”

服务员解释道:“加锅里的。”

杨琳一愣,很快若无其事地勾勾头发:“哦。”

徐芳冰斜眼看她:“丢人。”

王逸洲也忍不住微微咳嗽,他抬手掩饰,板一整天的脸稍有和缓。

菜陆续上齐,餐厅请的歌手也开始热场,弹了一段让猜歌。

杨琳举手答中,也在歌手的邀请下就着麦唱了几句,大大方方,引来不少异性视线。

王逸洲在她的歌声中往后一靠,叠起腿,想起自己刚入职时的事。

那会赶上厂家培训,老朱把他指过去说提前熟悉一下。

王逸洲从来都是个认真的人,对待培训也并不敷衍,但杨琳完全是去做样子的,上课拄着脸托着腮百无聊赖,下课后跟着王逸洲,非要一起做方案。

王逸洲知道她是不想动脑子,而且两人虽然属于一个公司但并不熟,于是把她拒在门外。

但也正因为不熟,他低估了杨琳的执着。她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不停骚扰他,一会借数据线一会又来问个热点,哼哼唧唧可怜巴巴。

王逸洲有些招架不住,还是打开门让她挤了进去。

后来她一下课就往他房间钻,他怎么说她怎么写,一颗头点得像拨浪鼓,上课也是紧挨着他坐,说什么都赞同。

那时撒娇的语气一出来,其它组员都投以暧昧目光,不时打趣他们关系亲密,说是组里的金童玉女。

王逸洲承认自己动过心,尤其户外项目时杨琳一直抓着他胳膊躲在他身后,极大地满足了他作为男人的虚荣心和保护欲。

更何况她娇俏外向,漂亮得晃眼睛。

但王逸洲很快见到她的另外一面。

培训后回广州应酬,杨琳在KTV跟一位设计师手拖对唱,甚至在众人的起哄声中喝起交杯酒还眉开眼笑。

王逸洲有些不适,不知是反感于她和其他男人的亲密,还是那股轻佻随便的作派。

他甚至想起自己一位远房表妹,十几岁出社会,空间个签是浪得有骨气骚得够洋气,平时烟不离手打扮前卫,走在男人的口哨声中还洋洋得意,攒了一身恶习。

杨琳某些言行简直是他那位表妹的翻版。

也见过她跟同行吵架,对方讽刺她卖娇卖笑她却毫不在意,还让对方多学着点。

自此,王逸洲跟她不尴不尬地保持着距离。

但某次饭局后看她醉到咳嗽又问要不要送,却收到轻蔑一瞥。

王逸洲也不傻,很快反应过来自己就是她混培训的工具人,培训一结束他当然就没了价值。

好在王逸洲脾气够好也不是钻牛角尖的人,有些事想通后也就一笑了之,把那几天的情愫归结于吊桥效应,一时的荷尔蒙作祟。

歌唱完,餐厅响起些许掌声。

杨琳娇声问:“王助,我粤语怎么样?”

她唱得唱得脸莹眼润,王逸洲有些微妙的不自然,错开视线说:“可以,算标准的。”

倒是徐芳冰第一次听她唱粤语歌,好奇问:“你粤语哪里学的?”

“听会的。”杨琳咬了口西瓜说:“我在深圳看过几年百货店。”

徐芳冰哈哈地笑:“士多妹?什么样的店,有照片没?”

杨琳随手翻出张以前的照片:“这种的。”

她把手机摆在桌上,照片里的百货店招牌简单,门口摆着两台卖饮料的冷柜。

王逸洲对这种店有印象,新闻上播过说有些守店的就住在天花板吊楼里,很低很矮,人在上面只能躬着腰活动。

因为出过消防事故,后来慢慢都查封掉了。

徐芳冰看两眼问:“谁开的店,你们家吗?”

“刚开始是我爸,后来转给别人了。”杨琳把手机拿回来,往后一张是她站在收银台的照片,脖子上挂个杂牌手机,耳朵上戴着两元店买的流苏耳环,土里土气像个二百五。

杨琳按熄屏幕,摸了摸耳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