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其一(3 / 13)

样的好没格调!

面对塔矢明子不赞同的目光,塔矢亮神色平静的抬头,直视母亲的眼睛,说:

“不。”

“只有一盆送出去,剩下的我丢掉了。”

塔矢明子:……

塔矢明子:这孩子什么时候沾上了浪费东西的毛病?

不过算了。

她打量了一下儿子的表情。

亮一直是很乖很懂事的孩子,他能做出这样的决定,必然事出有因。

接着,她忍不住又再次想起了那些花——

虽然是兰花,但是野生品种,大概率丢去外面了,也能在哪条夹缝顽强的生存下来。

“到时开了花,说不定还能给路过的某个人,送上一闪而过的小小惊喜呢。”

场景转回现在的深山。

师母指着眼前这份“标本”,问:“知道这是什么吗?”

南目那音艰难的辨认了一下,感觉像是:“兰花?”

师母点头。

“是白及兰花。”

这种兰花的根茎膨大带凸起,非常好认。

“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是偏野生的品种,温度纬度高一点低一点的,差不多都能活。”

南目那音懂了。

“新手友好型植物?”

师母没忍住“嗤”了一声,看她仿佛在看一个榆木脑袋。

“也是奇怪了。”

她抬手拍了拍南目那音:“这么不解风情的样子——亮君之前居然还挺喜欢你?”

南目那音:……

南目那音:???

“不是——”

南目那音知道这里的“喜欢”,说的是小孩子对朋友的“喜欢”。

但她仍然被这话冲击的思路都岔了一下。

何况——

那个妹妹头的话:“喜欢的应该是围棋吧?”

塔矢亮虽然算是外冷内热型,但这个“热”只针对围棋,一般情况下,耐心偏差。

她俩之间,对话都只能算是下棋的前摇,最长也没超过三十五秒。

师母就叹气。

她先指花盆的戳记。

“这个,是关西那边一家专卖江户风铃的名店。”

说明花盆是特意挑选过的东西。

“但这家只卖器具,不卖花草。”

所以只能是先分别买了花,和盆,之后自行移栽的。

换言之,花必然也是挑选出来的。

幸子女士指盒子里的标本。

“兰花是君子之花,赠与男性,是淡泊名利,赠女性,是蕙质兰心,寓意品性高洁有德泽。”

“但白及兰花是野生种。”

前面写过了,分布广泛,对温度纬度都不是很挑。

再概括一下——

它虽然【高洁】,但也是【接地气】,并且【生命力旺盛】的。

说到这里,师母看向南目那音。

“这样明显的以花喻人,你觉得还不算是喜欢吗?”

南目那音有点意外,但又情理之中的想起了妹妹头曾经说过的话:

【你是很好的人,一定会有收获的】

【本人并不以此为伤疤,就不该被擅自同情】

【放心吧,我不会道歉的】

【你不必等我——】

“啊。”

南目那音回神,发出了后知后觉的声音。

“那……”

她顿了下,“那为什么又折断了送过来?”

师母于是再次叹气。

“所以我才说,是‘之前挺喜欢你的’嘛,”

“现在这样……”

幸子女士笑眯眯的看花,又笑眯眯的看她。

“还是借物喻人那一套——”

“但现在的他,显然认为你不配了啊。”

南目那音:……

南目那音:“哈?”

当天晚上。

塔矢明子接了半田幸子的电话。

没说两句呢,这位女士就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你说小亮故意送了折断的兰花去?”

塔矢明子重复完这句话,人还有点懵逼,怔怔的在原地反应了一会儿——

就,这个行为,是在羞辱人吧?

日本这个国家,古代有隔空看一眼,就不可自拔爱上一个人的;

近代也有爱上人后,睡了一晚就直接无憾了投水去死的;

细数历史上,被骂一句后气死的,被冤枉愤而自杀的,简直不胜枚举。

不论是文化背景,情绪内核,还是民众的集体潜意识里,都存在一些比较极端的部分。

是,现代是不搞这一套了——

但对他们这个圈子里的人来说,莫名其妙被送了这样的东西,羞愤之下来打一架都是正常的!

塔矢明子挂了电话,还久久回不了神,在门廊处的电话机前站了快一刻钟,才匆匆跑上二楼。

“亮君!”

她头一次没有尊重孩子的隐私,直接推开了卧室的门。

塔矢亮坐在书桌前,惊诧抬眼。

塔矢明子严肃的问:“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还好是八岁。

还好是二十一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