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if线番外(1)
第124章
一道褪去绚丽色彩的斜阳,映照在白玉台阶上,黄昏已悄然降临。巍峨庄重的章台宫殿上,身着玄色金边十二章纹龙袍的秦始皇,仪态威严地跪坐在矮案旁,手执竹简奏章认真批阅着。中车府令赵高满脸堆笑地站在殿阶下,他的肩背微微有些前倾,显然,随时做好了等待君王发号施令的准备。
殿中的青铜螭兽香炉里,燃着袅袅的兰桂之香。此时此刻,在这些丝丝缕缕飘散的渺然烟雾中,除了水漏的滴水声,和君王手中毛笔的细微沙沙声,再也没有其他的声音响起。然而这一如往日的静谧,很快,就被殿外卫卒惊慌失措的“护驾"声打破了。随着这些声音一起到来的,还有蒙毅带着卫卒进殿的急促脚步声和兵刃出鞘的铮然声。
赵高面色大变,立刻上前询问发生了何事。与此同时,不悦抬起头的秦始皇尚未来得及发作,居高临下的他,就一下瞥见了殿外空中,闪烁着一道光芒大作的金光。金光?
他眼中倏地闪过一抹暗藏欣喜的光芒,放下毛笔竹简,便起身疾步朝殿下走去。
必是徐市从蓬莱瀛洲的仙山上,将仙人请来了!然而他刚踏到第二步殿阶,没空搭理赵高的蒙毅,就带着士卒冲上来将他团团护住了。
蒙毅洪亮有力的声音中,透着一丝对鬼神的颤意,“陛下,请您停步!殿外忽生异象.…”
还不等他把异象说完,君王便推开了他,持剑阔步朝殿外走去。赵高忙大喊着"陛下"冲上去,抢在蒙毅的前面,第一个跨过了殿门“护驾”。殿外,有更多卫卒持剑守护在丹墀之上,面带惊恐地看着空中那道范围越铺越广的金光…不,应该被称作金色巨画!秦始皇抬眼望着着泛着柔和金光的空中巨画,非但毫不惊慌,反倒惊喜愈盛。
这般恢弘金光之象,岂是人间术士能操纵的?它的出现,一定是仙人的现身前兆!
先前,齐人徐市上书,称他常年出海,知晓海中有几处仙山,山中有仙人洞府。
他还称,自己便是在机缘巧合之下,得了仙人赐下的半颗仙药,才在短短半日之间之内,从一个年过五旬的老翁,变成了如今的年轻模样。秦始皇一听立刻动了心,便召对方前来咸阳核实真伪。在一番详细的交谈后,他对此事深信不疑,便应允了徐市“愿为陛下寻回长生不老药"的殷殷请求,命他带着童男女前往海中寻仙药。秦始皇盯着空中开始发出“滋滋”奇怪声音的巨画,眼中闪过一抹微不可察的满意。
没想到,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的人皇功绩,请来的不是一颗长生仙药,而是仙人的莅临下凡..…
看来,仙人有亲自赠药之心。
若能得到长生药,他就能完成想做的一切事情,为大秦基业打下牢固根基,何愁国祚不能常青?
他不知道的是,这幅发出越来越大声“滋滋"声的金色巨画,不但出现在了咸阳城的王宫上空,
还出现在了后世未央宫、太极宫、南京皇宫.…,让诸朝的宫殿都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
武德三年的太极宫中,原本,正在举行着一场盛大的庆功宴。作为这场庆功宴的主角,英姿神武的秦王李世民,面上虽然含着笑意,心中却一片沉重。
在如今这群雄割据的乱世之中,刚刚才建国的大唐,基业显然并不牢固。随着唐军先后平定了陇西、西凉、汉中巴蜀各地,无论是中原的刘武周等各派势力,还是突/厥的始毕可汗,都意识到,如果再任由“唐"这支势力继续发展下去,对方必会伺机一统中原。
到了那时,各派势力将会被剿灭一空,而突/厥,也将迎来一个更强大的敌人。
于是武德二年,始毕可汗率着大军南下,与梁师都的势力会合,而刘武周则接受了宋金刚“入图晋阳,南向以争天下"的建议,率兵前去攻打李渊的大本营太原。
刘武周来势汹汹,接连攻下十多个郡县,奉命镇守太原、却压根不通军事之道的齐王李元吉,命车骑将军张达率他手下的数百步兵前去对阵。张达认为,这个命令,简直是想拿鸡蛋去击碎石头,这点步兵,去对战对方骁勇的骑兵,不是自寻死路吗?
但李元吉执意认为,自己这招“田忌赛马"乃是上上的妙计,根本听不进去对方的建议。
于是,张达愤而领军前行,径直去投靠了刘武周,并把唐军在太原的布局,一一告知了对方。
李元吉一看事情不妙,便命手下的司马刘德威,带着数百的老弱兵马留下来守城,自己则领着大批精锐,道貌岸然以“出城迎战"的名头,连夜带着妻妾逃往了长安。
至此,太原沦陷。
长安的大唐皇帝李渊,没有怪罪李元吉的愚蠢懦弱,而是把怀疑的目光,投向了担任“大唐与突/厥友好大使"的刘文静,认为是对方走漏了唐军的内幕。而身为刘文静上司的李世民,也遭到了李渊不动声色的猜忌一一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他没有派战功显赫的李世民前往,而是命太常少卿李仲文等人率军前去驰援并州。
哪知李仲文走到半路,就在雀鼠谷遭到刘武周的伏击,全军覆没。就算是这样,李渊也基于猜疑和不欲让李世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