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又没说不答应你(3 / 4)

值得的意义。隗状立刻劝道,

“太子有所不知,我秦军的战场之威,震慑的是野心勃勃的列国君臣,而我秦国修建六国宫室,要震慑的,却是那些不安分的六国臣民.…”说着,他状似无意地瞟了几眼殿中的楚国勋贵,看得对方心中忐忑如坐针毡。

秦王起身来牵起李世民的小手,

“寡人认为,右丞相所言极是,朝廷修筑六国宫室,置九鼎于章台宫前,为的皆是安民攘内.….”

李世民知道父亲误会他的意思了,忙飞快解释道,“阿父!自献公时起,大秦就在接连征伐出师,而百年来,列国也在增税加赋,天下伐交频频,不管是我大秦的庶民,还是六国的百姓,都已经很多年没有过上一天安生的日子了.…

如今好不容易停了战端,我们应该把国库的钱花在刀刃上,花在安抚民生上,譬如,燕赵边关的长城尚未连接,还有部分城墙早已年久失修,再譬如,六国多地的沟渠早已坍塌淤堵,一遇洪水早情便要殃及多处田地……六国宫室是何其恢弘壮观,要在咸阳城中修筑它们,所耗人力财力不知凡几…孩儿恳请阿父把促筑六国宫室的钱财,用来修长城,用来兴修水利!”说着,李世民挣脱了父亲的手,朝他郑重跪下叩首一拜,“若修六国宫室示威于天下人,天下人虽惧怕秦国之威,却不会真心服秦,而以民生之利示恩于天下人,则天下人都会自认为是秦人也!既然六国之人,都心甘情愿想要当秦人,又怎会再有乱贼逆反之事?又何须再让朝廷安民摇内?请阿父答应孩儿的请求吧!”

既然秦国接下来要休养生息,数十年的世间内,就不会再大动干戈与草原发生战端,那么,修长城防草原骑兵侵扰,就成了当务之急。可这是一项极耗钱财民力的大工程,如果同时再大兴土木修筑六国宫室,必会引来民愤滔天。

如果秦国与六国并无差别,甚至,六国百姓在秦国的统治下,还要勒紧裤带过更苦的日子,那谁又想安心当秦国之民?如今摆在秦国面前的,是六国留下的满目疮痍的一个个烂摊子,花钱的地方多不胜数,前世管理大唐就善于精打细算的李世民,能不想把钱花在刀刃上吗听着太子这一番掷地有声的话语,大臣们再次面面相觑,可是,一时竞又不知该从何处驳斥起。

扶苏暗暗给李世民喝了个彩,阿弟的话太有道理了!阿父搬来的章台宫,是十年前才刚修葺一新的,如今也保养得极好,再修六国宫室,那要花多少钱啊?阿父他住得过来吗?修宫殿一事,远不如修长城与修河渠来得紧急重要!而熊犹则张大了嘴,呆呆看着殿上的孩子,连手中金樽的酒,已倾倒在自己的衣袖上都浑然未觉。

难怪,连东皇太一都保不住楚国八百年社稷,秦国有这样一个把万千民众放在心上的太子,庇护世人的上古神明,又岂会舍秦而选楚?然而,有此太子,实乃天下万民之幸也!

秦王暗叹一声,俯身扶起了孩子,没好气道,“好了,你动不动跪什么?寡人又没说不答应你!”虽然,他一听隗状的建议就立刻心动了,几乎第一时间,就想象出了筑六国宫室于咸阳北陂之上,渭水贯都,横桥南渡的壮蔚景象。可是,世民长到这么大,又给他这君父跪过几回?现在孩子都急得给他跪下了,难道,真要让他在众目睽睽之下,跪着嚎啕大哭求自己不成?

罢了,反正,自己本就有修长城的打算。

至于在六国故地兴修水利一事,他也找不到任何反对的理由。都江堰给蜀地平原带来的巨大好处,郑国渠给关中平原带来的巨大好处,都早就覆盖了修建它们的成本,如此利国、顺便又利民的事,当然是能做的。李世民立刻高兴抬头,看向高大伟岸的父亲,“阿父,你这是答应孩儿的请求了吗?”

隗状正想开口再劝,却听到秦王冷哼一声道,“对!肉食价贵,宴席花费不菲,寡人若再不答应你,怕你要当众啼哭,搅黄今日这庆功宴!”

武将们顿时哈哈大笑起来,文臣们只得苦着脸闭上了嘴。王上这话是在提醒他们,这是太子立了大功的庆功宴,难道,他们还非要为了这事,跟太子作对不成?

再说了,其实每个大臣都心知肚明,花钱修六国宫室,的确还不如花钱兴修水利,让六国百姓多收几斗粮食…

只是如此一来,大秦作为胜利者,就无法向六国臣民炫耀赫赫威望了!李世民立刻高兴抓住父亲的手,

“多谢阿父!等将来秦国有钱了,孩儿一定会亲自上书,请求为阿父修一座壮丽华美的新宫殿!”

历史上,秦王心心念念的阿房宫,到他临终时也不过只打了个地基。这一世,等秦国以后富裕了,等百姓都能吃饱穿暖了,他一定要满足父亲的心愿。

秦王摸摸他的脑袋,气得笑了一声,

“呵,当儿子的,倒管起当父亲的来了?”他想什么时候修个新宫殿,还得听孩子的安排不成?但君王心中,终究还是生出了几分欣慰,不管怎么说,世民惦记着要给他修个宫殿,不是很孝顺的孩子吗?

他立刻又心心情颇好地改口道,

“可。”

李斯看着殿上父子融融的一幕,忽然灵光一闪,立刻上前一脸郑重道,“王上,臣有一事启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