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偏偏是秦王的儿子!(2 / 3)

…然而楚地虽象多山,这些无石多木的山坡,却并不险峻雄伟,秦军只需再放几把火,就能穿过它们如履平地,到时,处处都能撕开失守的口-子..…”说实话,他也没想到,秦军面对楚地多山多水的复杂地形,竞会避开秦军不擅水战的短处,而以反向思维,把原本是阻碍的山林,变成了他们突围的便利可见,秦军之中必有高人在背后出谋划策!项燕花白的浓眉骤时一蹙。

他虽是当世名将,却擅于带兵合围包抄敌军、再正面迎敌冲锋陷阵,并不精于防守之道。

而细数当今诸将的本领,最擅防御的两人,一个是早就降秦的李牧,另一个则是逃来楚国避祸多年的廉颇。

他原以为,有了廉颇在,在面对秦军的汹汹攻势时,楚军便能快速扭转战局,拖住秦军继续深入楚国腹地的步伐。

现在看来,是他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他立刻满怀希翼开口问道,

“可老将军依然义无反顾前来我军中,可见,您必有破局之法?”廉颇叹气点头,

“为报答阁下多年来的照应,老夫愿全力一试,但我无法保证…”项燕忙道,

“廉老将军不必苛求完美,您愿全力一试,项燕已感激万分!”正如李世民所料,当他借着张耳的手,把诱饵撒出去后,陈馀很快就把这件“大喜事”,告诉了他们口中的那个楚国贵人。九月二十一,月华如水,一队步兵正悄无声息地往王翦所在的军营前行着。按照张耳在信中的承诺,他已经成功策反了刘季和曹参几人,只需对方按约发动突袭,让他们获得带兵迎战的机会一一然后,那些秦军就会在他们的指挥下,出人意料倒戈相向,杀得王翦一个措手不及。

夜色中,一道清脆的声音带着几分疑虑响起,“右尹,怎么越往秦国军营那边走,我这心里就越是不安呢..我想起来咯,族中嫔驰老巫说过,这种不安,是东皇太一对我们的示警,是.…”“哎呀!来都来了,你还想半道折返不成?再说了,有右尹亲自前来,三间大夫的在天之灵必会庇佑我们的,何须这般瞻前顾后?”身披犀牛甲胄、留着短髯的陈馀急声劝道。身为魏国名士,陈馀跟他的挚友张耳一样,有过一段风光无限的往昔岁月。可秦军的到来、大梁的沦陷、魏国的覆灭,让他们一夜之间失去了一切荣耀,而过往的名声和官职,又反过来变成了束缚他们的枷锁他们一直在暗中做着准备,想等来一个重获权力的好时机。幸运的是,当年魏楚两国密谋抗秦时,陈馀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结识了被楚王派去谈判的楚国右令尹,屈辞。

而前些日子,他无意中获悉秦国派出大军南下伐楚后,便第一时间派人把这消息传给了屈辞。

他还故意透露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消息:秦军副将中,有一个名叫刘季的,曾是他最好的友人张耳豢养的门客。

而秦军中另外几个副将,凑巧又是刘季多年的挚友一一只要张耳能成功说服刘季,他们就能联手给秦军带来致命一击!身为那位三闾大夫屈原的嫡系子孙,屈辞也有着同样执着的抗秦之心,在命人核实了这消息后,对方立刻给他和张耳发出了合作邀约:只要能助他重创秦军,事后,他必会禀明楚王为他二人请功封赏,让他们在楚国封官进爵风光无限。

双方一拍即合,又暗费功夫布置了一番,这才有了张耳巧合现身于秦军营帐一事。

总而言之,陈馀这回自掏家产募集五百义士,又带着他们偷摸渡船南下来到楚国,为的可不是让屈辞打退堂鼓…

这可是他和张耳唯一能逆天改命的良机!

果然,屈辞一听对方提到先祖屈原,原本有些忌惮“东皇太一示警”的心,立刻又恢复了坚韧,发出了“继续前进"的指令。一旁背着箭筒的辛蛮,急得伸手来拉他的衣袖,“右尹莫要冲动咯,再等等,再等等嘛!万一那个张耳跟秦军串通了,故意拿封信来引我们上钩,到时候,怕是想跑都跑不脱哈.…”他真的不敢再往秦军营地走了,总觉得那黑黔黟的营地里,有什么野兽正面带笑容地盯着他们看……真的好可怕!

“住口!这等不吉之言,也是能随便说出口的?还不快放手!"屈辞立刻斥道。

这辛蛮年纪不大,是个自小长在深山里的越人后裔,心思十分单纯,能打着赤脚在密林间飞奔如箭,也有一手出神入化的箭术现在,他是屈辞最信任的贴身侍卫。

陈馀见状,忙一再拍着胸脯保证,张耳是跟他穿着开裆裤一起长大的最好伙伴,对方是绝不会背叛他们、改投秦军的。辛蛮死死拽着屈辞的衣袖不放,急得都快哭了,“右尹,你不能去啊!东皇太一的示警很灵验的,那边有猛兽,我怕你去了会死!”

真的,他的预感越来越强烈了,那边很可怕的!陈馀听完,趁着夜色狠狠翻了七八个白眼。这人有病啊,今晚的突袭还没正式开始,他就接连诅咒他们跑不脱、诅咒屈辞会死……真想一刀宰了这该死的乌鸦嘴!屈辞倒是习惯对方的野生性格了,他用力拽回衣袖,冷哼一声,“若能重创秦军,死又有何惧?”

要不然,他又岂会以文臣之身,带着这些私兵亲自赶来上阵?说着,便下令众人继续前行。

不幸的是,辛蛮的预感好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