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民的眼光的确一向极好(1 / 4)

第100章世民的眼光的确一向极好

第101章

随着一道急报传入楚国寿春王宫,原本正在早朝的殿中,登时静得连此起彼伏的呼吸声都清晰可闻。

楚王熊悍看着手中的急报,眉头紧锁,脑中一片嗡嗡声-一来了,这一天终于来了,秦国发起的灭国之战,终于也轮到楚国了!说起来,如今距离他登基之日,已经过去整整十年了。他自认绝非庸碌之君,上台后,对内以雷霆手段攘叛乱,对外以怀柔之策安百越。

原以为,楚国必会在自己的手上越来越强大,北战诸侯、收复失地,一步步朝着恢复庄王雄风、重振宣威二王盛世的梦想走去。可是负刍和昭氏的叛变,猝不及防打断了他的目标,而当他困于内战之时,却发现秦国竞冒着天下之大不韪,悍然开启了剿杀列国的灭国之战!楚国的目标,也只得仓促跟着急速调头,从“再次问鼎中原”,变成了“团结列国抗秦”。

可现在,韩魏赵燕齐统统都已经被灭掉了,孤立无援的楚国,也迎来了秦国泰半兵力的大军压境.……

楚王努力稳稳心神,挥手让信使下去,把目光看向了神色各异的群臣们,声音沉重道,

“秦国从南郡、汉中调兵十五万,王翦从关中带着二十五万大军南下,如今,这三支队伍已会师于我楚国边境……列位爱卿以为,此战,该如何打才能胜出?”

惊惶不安的大臣们面面相觑,一时竞不知该如何接话。胜吗?秦国大军此番来势汹汹,摆明了就是要让楚国成为下一个覆国灭宗的中原五国一一

楚军已被逼到了刀尖之上,唯有击败秦军,方能杀出一条生路。可鄢郢之战楚不敌秦,国都沦陷、先王逃窜的阴影犹在,在如今连灭五国、愈发威风的秦军面前,楚军的士气从一开始就矮了人家一头,又能拿什么来击败对方?

担任右尹的景氏族长景嘉出列道,

“王上,臣以为当务之急,不该以强兵对阵秦军,而该立刻派出特使前去讲和!”

楚王环视一圈,见点头附和的大臣不少,他满怀期待的脸顿时一沉,“讲和?秦人妄图独吞天下的狼子野心,堪称路人皆知,令尹难道以为,王翦手握四十万大军,一心想要立功封侯,他会听得进我楚国的讲和吗?”景嘉忧心忡忡道,

“正因为王翦手中有四十万大军,我楚军此番才非要讲和不可啊!臣总领军政之务多年,对我楚军的情况一清二楚,如今,朝廷手上可用的士卒,不到二十万,纵便再加上各地宗亲和我景屈两族的人,我楚国举国的兵力,也不过四十万人…”

楚国屈景昭三族轮流把持朝堂多年,直到昭氏背叛楚王支持负刍造反,他们才找到绝佳机会把对方彻底剿灭,好不容易迎来如今两家共享利益的好日子,于公于私,他都不想看到楚国突然覆灭!

“令尹何必长他人志气,灭我楚军的威风?"担任左尹的屈辞怒气冲冲反驳道,

“秦军远道而来,不过四十万人,我楚军以逸待劳也有四十万人,哪有仗还没开始打就要议和的?我不同意!”

景嘉也怒了,

“秦军的四十万人,跟我楚军的四十万人能一样吗?人家手上至少还有匹十万,随时能前来增援,而我们呢?与其白白损耗兵力,还不如现在就派人去议和!”

屈辞气得胡子都在颤抖,

“我楚国人多地广,想临时征兵增援还不容易吗?议和,你又想拿什么东西去跟秦人议和?钱财?疆士?还是我楚国祝融子孙的尊严?”景嘉也气得须发皆抖动起来,挥手打断了楚王想开口的话头,“尊严?如此亡国之机,你还跟我谈什么尊严?你不管朝中庶务,哪知晓,临时征兵岂是动动嘴皮子那么简单的?你可知多增十万兵力,朝廷每日要多耗费多少粮食?如今之时,先设法保住我楚国疆土才是最重要的!”不待楚王愤怒开口谴责他,上柱国项燕就走出了队列,冷静问道,“不知左令尹打算,究竟要拿什么,来说服王翦接受议和?”“当然是土地和城池!秦国如此兴师动众,为的不就是土地城池吗?"景嘉怒瞪他,

“我楚国疆域如此广袤,那些从越人手中抢来的蛮荒之地,粮产不丰,持之无用,倒不如拿来跟秦国换个和平共处之机!”项燕心中悲哀,不由长叹一声,

“可左令尹有没有想过,就算我们今日主动让出那些越人之地,换来一两年的和平共处,那一两年之后呢?就这般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让我楚国沦为天下七国间最大的笑话吗?以秦国的野心,讲和,是最无用的!”说着,他便不顾对方气急败坏的指责,上前撩袍朝楚王一跪,“王上,秦军人数虽众,擅水战与山战之人却不多,我楚军完全可以利用对地形的熟悉,化被动为主动牵着对方的鼻子走..…臣项燕,请求出战增援夷水!!楚王立刻欣喜走来扶他起身,

“老将军所言极是,寡人亦有此意!不知老将军现在准备调集多少将士,寡人立刻安排!”

项燕报了一个数字后,马上又沉声道,

“王上,臣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老将军快快请说!”

“廉颇最擅防守,请王上即刻派人前去兰陵,请他前来助我一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