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第 21 章(5 / 6)

多吗,那只要折线图和柱状图可以吗?” 陆雪想了想:“可以是可以,windows1.0就能做到。今年微软又做了个升级,现在是2.1,就看你的电脑能不能带得动了。” “都是最高配置286,肯定能带得动。”安夏搓了搓手,“大陆肯定没卖的,是时候让张总给我从港岛捎一张了。” 此前安夏跟陆雪说过张总的事情,也说了“哇哦”的源代码是一个叫阿君的天才程序员写的。 她说起自己的合作伙伴,眉飞色舞,陆雪冷不丁地问一句:“那是我比较厉害,还是阿君比较厉害?” 安夏完全没听出这话里有什么别的意思,单纯认为这是技术问题。 她认真回答:“你是搞整个工厂自动化的,他是开发面对个人的程序,你们俩面对的客户都不是一种类型,怎么对比啊?” “那你感觉一下呢?都说女人的直觉最准。”陆雪不依不饶。 安夏老实回答:“都厉害。” 陆雪对她的和稀泥行为表示不满。 “哎,你不能怪我啊,他要搞的软件还在做,你搞的自动化也在做,我又不懂,只能用结果说话,都没做出来,那不就是一样嘛。” 陆雪扯了扯嘴角,竟无言以对。 此时,从窗外飘过“换鸡蛋哦~”的声音,打破了尴尬的气氛。 安夏好奇地伸头张望:“换鸡蛋?不是卖鸡蛋?” “嗯?你们家那边没有?” “没有注意,拿什么换?” “粮票,每个月都发,吃不完的就拿去换鸡蛋。” 说着,陆雪伸头到窗外,大声喊了一嗓子:“等一下,我要换鸡蛋!” 说着,就从抽屉里翻出几张全国粮票就出去了。 安夏从没见过换鸡蛋,好奇地跟着跑出去。 社交达人安夏,换个鸡蛋的功夫,便对八十年代末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进行了初步调查。 “原来已经有这么多年轻人进城工作啦。” “种田太辛苦啦,哎,你们城里人不会明白的。” “是吗?像鸡啊牛啊羊啊,不都是会自己找食的吗?猪不是吃猪草吗?听说山里就有,上山去割又不要钱。” 卖鸡蛋的农人笑道:“怎么可能哟,光吃猪草,猪怎么可能长得肥,要吃好的才长肉啊!” “真不容易。”安夏感叹道。 回去后,安夏看着陆雪拿出一个小碗,倒了碗底一点油,再摸出一把小刷子,像做手工活似的,仔仔细细往鸡蛋壳上刷油,再把鸡蛋大头朝上,放在一只垫着谷壳的广口瓶里。 “这是干嘛?” “鸡蛋不容易坏。”陆雪又拿起一个鸡蛋,慢慢刷油。 “你还会这个啊?” “一个人过日子,不会怎么办。” 陆雪说起自己也是从遥远的村子里考到大学,才摆脱了祖辈的宿命。 “我们村还有一个女孩子,本来也有机会上大学,不过她喜欢上的一个男孩子考到本市的大学,她的分不够,又不想跟男孩子分隔两地,所以高中毕业也跟着过来了,哦对了,好像她刚进了你们九厂,当临时工。” 安夏听得无语,一个能上大学的姑娘,为了爱情跑来当临时工,真是…… 她问陆雪:“你有没有被他们的爱情感动?” “不感动,我不理解她的行为。她明明是一个很上进很要强的女孩子。以前在村里一起上学的时候,她还总说要上大学,报效祖国呢。”? “她叫什么?”安夏十分好奇。 “刘桂花。” 好熟悉的名字,安夏细想又想不起来,打算等回厂里再打听打听。 回厂之后,安夏把这事忘了个干干净净。 她太忙了,几个地方的事都要她拍板做主,妈妈抱怨她比厂长还忙,整天神龙见首不见尾的。 “你也要好好考虑考虑你的终身大事,别把青春都耽误了,你现在都没时间认识同龄的男青年,你还怎么谈恋爱,怎么结婚啊?趁年轻生孩子,恢复的也快,妈还有力气帮你带一带……” “妈~哎,妈~看到你,我想起来一件事~”安夏笑嘻嘻地拉着妈妈。 “你们不是到月底才忙一阵嘛。平时,有没有空,代个账呀?” 妈妈问道:“你们厂的账?不是本来就由我们代做吗?” “不是,还有一个,是我朋友的文具厂,私营的,工资高。” 妈妈就这样,从一个国企混日子等退休的富贵闲人,为明光文具厂代账。 在明光拿的工资,比九厂发的还多。 她大惑不解:“现在卖文具都这么赚的吗?” “不是所有文具都赚,是特定的才受欢迎。” 妈妈恍然大悟:“哦……我看你那个老板朋友,叫孙志的,他好像挺有主意,但是又不够坚定,这样怎么能把厂子搞好啊。你看陈厂长,整天笑眯眯的,做事情的时候从来都不那样。” “你看,我要是找他当对象,怎么样?”安夏笑着问。 妈妈嫌弃地摇头:“不太行。陈勇跟龚伟呢?你对他俩就没一点意思?陈勇不是对你挺好的吗。他没进一步的表示?” “我看他更喜欢龚伟。” “胡说八道!” “他们天天一起打篮球,一起去食堂,一起去见家长,你说呢?” 催婚的故事,在妈妈专心给明光文具厂代账之后,就很少再说起。 妈妈终于也学起了电脑。 刚开始的时候,十根手指都不像长在自己手上,只会“一指禅”神功。 安夏慢慢教,然后通过打字游戏,让她迅速提高了速度。 以前妈妈天天抱怨安夏回家也坐在电脑前面不动,现在轮到她自己了。 不代账的时候,她也在打游戏。 问,就是在练打字。 不过通过种种迹象,安夏觉得妈妈单纯是想当第一名。 哦~这该死的胜负欲。 九月一日前两周开始,文具的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