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一波三折(1 / 2)

景泰太子 尘下散人 1061 字 2023-02-20

这场因朱祁玉病重而诞生的政治风波,似乎随着朱祁玉病情“好转”而消弭。除了石亨被远调,范广上位外,几乎没有其余值得一提的事情。 群臣退朝,朱祁玉被人搀扶着下朝,一切归于平静。至少,绝大多数人是这样看待的。不过之后几日朱祁玉还是躺卧在床,一天之中能够处理政事的时间不多。所以,朱见济便当仁不让地承担起这个职责,开始处理一些政事。 这种局面朱见济反倒是最为轻松的。一方面因为储君身份,承担天子职能,另一方面背后又有朱祁玉支持,虽然有几分狐假虎威的意思,但终究是言出法随,令行禁止,不怕权臣出现。 朱见济这段时间唯一有些不满的事情,是目前他处理的奏章大部分无关紧要。军政大事由王直于谦等人参决后让朱祁玉最终定夺,朱见济没有说话的资格,因为很多事情他确实不清楚,需要大量时间的学习,想要安插自己的亲信更是无稽之谈。 最近朱见济处理的都是哪些奏章,可以简单说一下。京城及各地臣子听说朱祁玉生病,上书祈祷天子康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事上书祈祷很正常,但是有些人十天之内连上三折甚至是五折,怎么,嫌笔墨不要钱是吧,还不是怕自己在地方日久,被中枢的天子百官给忘了。 看着奏章很多,绝大部分都是灌水的文字。不过你如果要是真的当成灌水文字去处理,一定要被属下当成猴子耍,事后背黑锅要背死你。 简单举一个例子,某地地方官谈古论今,长篇大论,大肆夸赞朱祁玉的功德,表达对天子患病的悲痛之情。末了,简单介绍一下当地的庙宇道观,表示自己愿意亲自去祈求神灵降福,祝愿天子康复。 看起来好像没有问题,每当朝廷有大事,求神拜佛的次数也不少。问题在于朝廷去祭祀神灵都有规章制度,派多少人,用多少东西,俱有可考,虽然也是一堆湖涂账,但是至少可以事后追究。而地方官去当地的一些小庙祷祝,香火钱怎么说,花多少钱,从哪里花,这可都是捞油水的好机会,保不齐有人打着这个名义搞一些苛捐杂税。 短短几日内,朱见济算是见识到了人性之中最为阴暗黑暗的一面。嘴上说的冠冕堂皇,心底想的全是自家利益。自己稍有不慎,就是一身的错。你以为下人会为你顶罪吗?太天真了。 像上面这种情况,允许地方官去祭祀就是给他们鱼肉百姓的机会。不允许地方官去祭祀,那人家就会说你身为太子,父皇生病竟然不许臣子祈福,是巴不得父皇早一点驾崩,有谋逆之心。你挡了人家的财路,人家对你的不满一定会反映出来。特别是一些小吏,他们没有固定工资的,若是没有这些油水连自家都养不活。因为这种事情把人家当做小人,你会发现身边都是小人。 水至清则无鱼!唉! 本来和朱祁玉的关系就不好,朱见济不可能承担这个风险。所以,哪怕是这种“小”事,朱见济也尽数推给朱祁玉自己去处理,他喜欢如何处理就如何处理,朱见济转个手而已。 朱祁玉一直认为自己身子康健,最近不过是偶染风寒,过几日就好了。地方官的这种做法朱祁玉心知肚明,一律不允,省却朱见济许多的麻烦。 又过了几日,朱祁玉已经能够重新处理朝政了,只是原本一日三朝(早中晚)改为一日一早朝,十日一大朝。一切似乎重新步入了正轨,朱见济也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回归到正常的东宫生活。 难不成,这一世朱祁玉的命运会发生改变吗?刚开始,朱见济也是这样认为的,但是之后的局势变化远远超乎朱见济的想象。 历史上的夺门之变发生于景泰八年农历一月十六日,朱祁镇重掌权位后,朱祁玉并没有随之暴亡,甚至还保留了帝号。 那么历史上朱祁玉是什么时候去世的呢?是农历二月二日。在这半个月内,朱祁镇对朝堂的朱祁玉嫡系进行了大规模的清理。就在所有人觉得到此为止后,在二月朔日,也就是二月初一,皇太后孙氏下诰谕,废景泰帝仍为郕王,归西宫,废皇后汪氏仍为郕王妃。 第二天,朱祁玉莫名暴薨,祭葬礼悉如亲王,谥曰戾。妃嫔唐氏等赐帛自尽,以徇葬。这一切都太过于巧合,以至于不得不让人怀疑是不是有人在其中做了什么事。或者说得直白一些,就是朱祁镇派人将朱祁玉杀害了,彻底清除后患。 而这一世,景泰八年一月即将过去,在一月末,一切看似风平浪静,朱祁玉却又突然再次病倒,卧床不起。 而且这一次,连着昏迷了一日,久久不见苏醒的态势。突然的昏厥,很多事情都来不及交代,朝野上下一片混乱。 朝堂再一次风起云涌,一切政事都为此耽搁推迟。朱见济的重心还是在后宫,侍奉值守在外,生怕错过一丝风吹草动。 事发不久,朱见济就询问大太监王诚道:“父皇此番怎会病得如此严重,既不曾出宫,也不曾面见病患,不应该呀!” “老奴也不知道呐!前些日子陛下面色都红润许多,老奴还欢欣地给佛祖烧了一炷香,感念佛祖保佑。”这次朱祁玉昏厥,王诚绝对是所有人中最悲痛的那一批。 “那父皇昏厥前在何处?” “在唐皇贵妃那里歇息。” “可曾进用丹药?” “自前番病倒后,陛下便不曾进用过一颗丹药。”王诚也顾不上为朱祁玉遮掩,直接回答道。 “那父皇可曾用了其他东西?” “晚间陛下批阅奏章毕,贵妃娘娘为陛下亲自熬煮了一碗绿豆粥充饥。” “这大冷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