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 奥地利人,这才是战争的艺术(1 / 2)

君临法兰西 孤山钓雪 1098 字 2023-02-19

拿破仑指挥着自己的部队,往中路勐跑。 他一边骑着马机动,一边心想:现在的骑炮还是机动太麻烦了。 应该弄一种四个轮子的炮,停下来就能打,打完拉着就跑。 拿破仑这样想着。 最好炮口还冲着后面,打完不用掉头,直接润! 想着想着他开始构想起这种新式炮车的样子了,要不是旁边的准尉大声提醒他,他都没意识到自己已经接近了正面战场。 “上尉!”准尉大声喊,“我们接近正面战场了!” 拿破仑勐然醒悟,然后茫然的看着周围:“什么鬼,怎么这么多女兵?” 女兵们分散在灌木丛各处,依托着树和石头的掩体,在向正面战场的奥地利军队放枪。 有个女士看到了拿破仑,对他喊:“我们在骚扰敌人呢!按照将军的命令!” 拿破仑看了看周围的地形,赞叹道:“你们占了个非常好的侧射位置!我们准备在这里架上炮!” “那我们给你们让出炮口!” “不,不用。”拿破仑摆了摆手,“我们直接把炮摆在最前方,这样才能打得准!来啊,葡萄弹! ” 炮兵们熟练的把炮从马后面卸下来,推到灌木丛的最前方。 “不不,还要前,我们推到前面那个石磨旁边去!”拿破仑指挥道。 于是炮兵们推着火炮离开了灌木丛。 好多奥军都发现了侧面突然推出来的火炮,他们都瞪大了眼睛。 终于,大炮到了石磨旁边,拿破仑拽开推炮的士兵,亲自推着大炮一边轮子转动方向,瞄准敌人的阵线。 然后他抢过火把,点燃了大炮。 duang的一声,被瞄准的那个排被喷倒了一半。 然后这个排马上就不行了,士兵纷纷掉头开始跑。 拿破仑贼高兴:“好!继续装填!” 这时候他的炮队的另一门炮也开火了,也是一炮就瓦解了一个排。 这时候奥地利人终于坐不住了,一名军官命令部队调转队形,准备用排枪射击近在迟尺的拿破仑的小炮队。 哪知道这时候,大量女兵从灌木丛里跑出来。 一名挂着中士标志的女士大喊:“姑娘们排成排!掩护炮队!” 女兵们在拿破仑的炮队旁边排成了线列,发射排枪。 拿破仑见状,立刻对炮兵们喊:“看看!连女士们都勇敢的面对敌人的枪林弹雨了,你们却都缩着脖子!” 士兵们受到了刺激,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装弹。 拿破仑再次亲自瞄准,一炮把最有威胁的一股敌人给轰散了。 年轻的上尉非常的兴奋:“奥地利人,这才是战争的艺术!” ** 安宁全程拿望远镜看着拿破仑的表演。 啥玩意啊,他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 就因为我称赞了他一句大炮上刺刀,他就开始这样玩了? 拿破仑战记里,确实提到拿破仑喜欢运用轻便的骑炮部队,给与敌人重大杀伤。 但是拿破仑传里没有写他是在离敌人五十米的地方给与敌人重大杀伤的啊? 是什么让你变成这样的波拿巴,是因为你没遇到你命中注定的约瑟芬吗? 安宁直接吐槽欲望拉满。 这个时候正面战场呈现一个奇怪的状态,敌人正排着队从迭戈的高地上往下冲,冲到半路旁边有个拿破仑带一队骑炮夹着,骑炮队旁边还有着一帮放着散兵阵型不玩了,排成线列侧射敌人的女兵。 这个时候如果敌人抽调出几个团冲击拿破仑,正面展开的旅根本没办救援。 更别提敌人还可能有骑兵——不对,奥军肯定有骑兵啊。 奥军的骑兵还躲在高地上,因为迭戈所在的高地比安宁司令部高,所以根本看不到敌人的骑兵部队在哪儿。 敌人骑兵要是熘着边冲下来,拿破仑就该成了奥地利的俘虏了! 安宁一个头两个大。 难道只能把克里斯蒂娜她们派出去了吗? 可是这狭窄又充满障碍物的地形,根本不适合骑兵展开啊!安宁本来的想法是,等拉萨勒那边打开局面,就把克里斯蒂娜她们也派到左翼去。 这样大量的骑兵就可以像风卷残云一样横扫整个战场,想想就爽。 安宁正犹豫呢,突然看见奥地利骑兵从高地的东边出现了。 他们沿着大路,冲向了拉哈尔普的部队。 ** 十几分钟前 博立厄元帅发现自己左翼崩溃。 他低声咒骂了一句:“该死,明明我们在路的这边有工事,怎么会这么容易就被敌人打崩了?” 孔多雷:“是不是让预备队……” “不行!”博立厄元帅厉声否定道,“还不到动用预备队的时候!战斗才开始这么点时间,就把预备队用上,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 短暂的思考之后,博立厄元帅下令:“命令骑兵部队,向东出击,沿着大路扫荡敌人的步兵部队!至少把敌人逼迫成方阵!” 摆成方阵的部队移动起来非常缓慢,基本上等于失去了进攻能力。 实际上,要移动方阵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毕竟方阵整体移动的时候,只有一面的士兵是正常走路,另外三面的士兵不是螃蟹一样横着走,就是倒退着走。 第一个传令兵跑走后,博立厄元帅又下领:“派出军官,收拢左翼溃散的部队,在敌人被迫组成方阵的时候重组阵线!” 立刻又有人奔跑着离开了。 博立厄元帅鼓舞司令部的军官们:“不要紧!只是左翼崩溃而已,敌人正面不也崩溃了一条阵线吗?这算是扯平了……” 突然有人喊:“快看,那边!” 博立厄元帅立刻看向正面战场,结果就看到拿破仑占据了侧面对着自己进攻横队开火。 “什么?”博立厄大惊,“怎么炮兵会跑到这个位置来?这不符合用兵的原则!” 孔多雷立刻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