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已经等在侧角门了。” 陆九郎话音刚落,孩子们又是一阵风一样跑了。 枍哥儿混在一群半大孩子中,门房并没有在意,只以为是陆家今日搬家,陆家的孩子们先过去。 陆九郎虽然看起来步若闲庭,实际上他的精神一直在紧绷,在死死地盯着前面的孩子,六个孩子一个都不能少,直到他们一个跟一个都爬上了马车。 说到回到后院的陆三娘子,被打发出来找她的小丫头遇上了。 “三娘子,碧荷姐姐打发奴婢来与你说,白露苑收拾差不离了,人也可以先过去。” 陆三娘子瞬间就领会了其中的深意,“知道了,回去告诉你碧荷姐姐,一刻钟之后从后角门走。“ 陆三娘子早就想好了,让陆风禾从后角门走,后角门的钥匙之前就交了一把给她,方便陆三郎进出应酬,陆三郎没走几次,倒是方便了陆风禾离开。 得亏想着陆家人多,多赁了几辆车,要不然这一时半刻还真安排不过来。 陆风禾得了确切时间,交代翠芝跟在蓁姐儿身边,碧荷跟在自己身边,青菱和绿芙暂且留一留,一个理清她的嫁妆,一个安排好院里的人事。 翠芝快速交代留下的青菱,哪些箱笼一会得送到前院先运过去,今日要用,哪些可以缓一缓,明后日再运也可。 青菱也一一记下。 乳母张氏知道自己是沈家的家生子,无论如何是不可能跟着走的。 可毕竟奶了十来天的孩子,还那么乖巧可爱,张氏很是不舍。 抱着蓁姐儿一路哭着把人送到了后角门,依依不舍地把手里的姐儿给了已经在马车里坐定了的邵氏。 陆家新买的宅子在靠近码头顺河坊,郡王府在宫城厢东南角的东华坊。 东华坊、沈南珣给宅子的双龙坊,还有热闹的鼓楼坊,以及顺河坊,四个坊市分别在一个大街十字路口的四个角。 只是顺河坊河东华坊只斜相对的,从郡王府出来到陆家新宅还是走了约莫两刻钟。 马车逐渐颠簸,人声也逐渐嘈杂起来。 虽说陆风禾在京都前前后后住了近三十年,但京都之大,很多地方她是没有去过的。 她最熟悉的除了宫城厢的几个坊市就只有市集比较集中的鼓楼坊和省府坊了。 到鼓楼坊大街上,陆风禾听着喧嚣的人声,忍不住掀开车帘往外张望。 不远处就是高高矗立的鼓楼,陆风禾下意识去找相对的钟楼,一路看过去,集市很是热闹,街道两旁不光有店铺还有小摊。 叫卖讨价,这些往日她觉得有失身份的行为和嘈杂的声音,让她真实地感受到她真的重活了,而不是死气沉沉地囿于郡王府。 旁边有个孩童正哭闹,孩童面前是个糖人摊子,不用想都知道孩童想要糖人,被家人拒绝了…… 最后家人拗不过,买了最好的一个,孩童变脸似的,接过糖人泪珠还挂在脸上,人已经笑出了声。 陆风禾也被孩子那满足的笑感染了,不自觉牵动嘴角。 身边的人事都鲜活了起来,她觉得自己枯萎的灵魂也染上了生机。 “姑娘可是看上什么吃食了,奴婢下车去买。”碧荷看陆风禾一直在笑,以为陆风禾看到什么东西了。 陆风禾摇头,复又吩咐,“这段路马车走不起来,晌午也来不及起灶做吃食了,你且下车看着合适的多买些。” 碧荷应下握着荷包下了车。 陆风禾的注意了这才集中到了街边的小摊上,这一条该是卖吃食的,即有瓜果蔬菜也有鸡鸭鱼肉,不过最多的还是卖熟食的。 已经大中午了,不少坊市的人出来觅食。 不必自家起灶开火,路边几个铜钱吃一碗面,买一张饼,喝一碗羹汤,抑或切上二两卤煮……中午也尽够了。 走走停停一条街也走到了尽头,中间碧荷来送了两次东西,在街口等了不到一盏茶的功夫,碧荷又是手上拿满了过来。 碧荷在人群里挤得满头大汗,兴奋地告诉陆风禾,“姑娘奴婢看到不少新鲜吃食,还有不少人在排队,今日来不及了,改天奴婢一定买回去给你吃。” 陆风禾看着眼睛亮晶晶的碧荷,“到底是买回去给我吃,还是你想吃啊。” 碧荷瞪大眼睛,“当然是给姑娘吃了,不过姑娘一向有好吃的都会分给奴婢们,所以奴婢也能沾光吃上。” “我看你是惦记我的银子吧。” ‘姑娘这可就伤了奴婢的心,奴婢也是存了不少月例银子的,孝敬姑娘几包点心还是可以的。“ 车子进了顺河坊,顺河坊靠近东城门,东城门外就是码头,坊内还有一条内河,河上也有一些小船只在往来运货。 顺河坊的声音与鼓楼坊又不同,顺河坊多是商行,住的也多是商人。 比如陆家新买的宅子就是从一个西京路的商人手里买过来的。 这里的人不是聊的也都是营生,不是什么时候货到,就是做一天活计几个大钱。 “奴婢刚刚还遇上九郎君身边的小厮了,说是九郎君带着哥儿姐儿在磐楼,他出来给小主子买果子蜜。” 陆风禾闻言只唾弃自己粗心了,果然有家人在身边就是好,她只想着赶紧安排好脱身,忘了过问枍哥儿人在何处。 不过也是,枍哥儿在九哥身边,九哥无论如何也会把枍哥儿带好的。 越走越安静,最后只剩车轮的咕噜声,虽然在顺河坊,但地方很是幽静。 前主人是京西路的,大约看惯了北方建筑的粗狂,京都这个院子借着坊内的河水,亭台楼阁细流园林都给布置上了,甚至还学着徽商,白墙黑瓦。 在周遭的红墙青瓦中,这白墙黑瓦着实有些突兀。 可身处其中,陆风禾却又几分回到两浙的熟悉感。 “三娘子说这边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