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法来平衡三者的关系,让大唐的国祚更加长久。 “不错,虽然都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你却看到了不同的东西,对我也有不小的启发。” 陈景恪谦虚的道:“一点浅见,对陛下有用就好。” 李世民很是满意他的态度,说道:“看来你那位神仙师父教了你不少学问,今天也别藏着掖着了,通通到来。” 陈景恪故作为难的道:“陛下真的想听吗?很多学问在当前看来都堪称大逆不道。” 李世民更有兴趣了,道:“怕什么,我还能治你那位师父的罪不成?” 陈景恪道:“但你能治我的罪啊。” “哈哈。”李世民大笑道:“只要你不造反,不把那些大逆不道的话告诉外人,我治你的罪做什么。” 陈景恪拱手道:“那我就先谢过陛下了。” 他当然不会完全相信李世民的话,纵观历史获得免死金牌的人,往往死的更惨。 但同样的,他也不会把所有的东西都告诉李世民。 只会挑选一些不那么敏感的来讲。 对李世民来说这些已经足够了,有时候步子迈的太大,反而容易扯着蛋。 “不过师父教我的东西很多,非一两日功夫能讲完的。” 李世民说道:“没关系,来日方长,每日讲上一些总有讲完的一天。” 之后两人又深入探讨了国家契约论、土地兼并和税收等问题。 陈景恪对这些问题再次进行了拓展,还讲到了商品经济、商业税等等问题。 甚至还讲了一些社会经济学上的东西。 可惜他是医学生,并没有专门研究过这些东西,知道的不多。 即便如此,对李世民来说也犹如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套用一句俗话,他感觉自己的三观都得到了重塑。 很多原本模湖甚至没有注意到的问题,都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 对未来的施政方针以及改革变法,也有了更多的想法。 不过陈景恪的思想看起来很激进,但对某些方面的认识却和古代人一般无二。 比如对商人的态度。 “彼辈就是‘人道’的最典型代表,无利不起早。” “若让他们掌权,于国于民都是巨大的灾难。” “可以给他们一定的地位,保护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但绝对不允许他们染指政治。” “一旦有商人试图染指政治,必须要给予严惩。” 限制商人的权力,可以说是贯穿了中国史的认知。 即便到了现代,国家也是严禁大资本涉政的。 而资本一旦涉政所带来的恶果,看看大洋对岸的那个灯塔国就知道了。 有这样的榜样在,更衬托出中国人的政治智慧。 几千年前老祖宗就已经看透了某些问题的本质。 或许限于时代,他们对某些问题的认识并不是很清晰。 但不妨碍他们知道有些事情是有问题的,必须要严加防范。 李世民对商人和商业的认识很浅显,他限制商人的原因很简单。 商人多无恩无义,且不事生产。 只是把东边的东西运到西边,就赚取巨额利润,是不公平的。 对于李世民的这套理论,陈景恪选择性的进行了批判。 他肯定了商业和商业经济的积极作用。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我们要限制的是商人的权力和无序的商业行为,而不是否定整个商业。” “若没有商人,南方产的荔枝只能烂在地里,而北方人只能看着图画流口水。” 见他说的有趣,李世民忍不住笑了起来。 但这个鲜活的例子,却也让他对商业有了更多的认识。 “商业沟通南北,盘活了整个国家的经济,是必须存在的东西。” “且在南北转运的过程中,那些商人要雇佣大量的人员,给很多人提供了工作机会。” “荔枝需要一定的存储技术,否则还没运送到地方就腐败了。” “那些商人为了利益,会绞尽脑汁的研究存储技术。” “每一种新技术的出现,对整个国家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商业繁荣了,国家也能征收更多的商业税。” “可以说,商业是必须要扶持的,大唐立国至今没有征收商业税,其实就是对商业的变相扶持。” “但这种情况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商业税可以免,却不能永久免下去。” “陛下不妨定一个规则,待商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开始征收商业税。” 李世民深以为然的点点头,道:“此事我会和诸位相公商议,尽快拿出章程。” 他对陈景恪今天的话非常的满意,看似都是老生常谈的问题,然而角度却和其他人完全不同。 没有说什么亲贤臣远小人,也没有说勤政,甚至都没有说轻徭薄赋。 只是站在中立的立场,单纯的讲解各种情况存在的原因,以及点评优劣。 同时还能给出一些看似比较合理的解决办法。 看着侃侃而谈的陈景恪,他心中非常的得意。 不是因为得到了如此大才,而是生了个好女儿。 认识这么久,他对陈景恪也有所了解。 不说视荣华富贵如粪土,也绝对不会为了五斗米折腰。 要不是有小兕子在,真不知道该用什么来笼络他。 小兕子,你真是耶耶的贴心小棉袄呀。 观音婢,你给我生了个好女儿呀。 正说的兴起的陈景恪并不知道,对面的皇帝跑神了。 给史上大名鼎鼎的唐太宗李世民上课,想想都觉得让人兴奋。 他难免多说了几句。 不过他并没有昏了头,不论如何加塞新思想,有一条线绝不触碰。 那就是皇权。 甚至他还一直在鼓吹皇权,声称君主是必须要存在的。 只有君主才能承担‘天道’重任,损有余以补不足。 君主只有遵循‘天道’,才能让国家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