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利,最一开始只是海族利用贝壳、鱼骨和珊瑚等物,随手制作出来的一种施法材料,随着主大陆三色币的诞生,货币的概念传入海外之地,贝利才渐渐地演化成海外之地的通用货币。
不过,因选材和配比等方面的关系,贝利最一开始的体积大小、面额价值等等,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标准,导致其货币价值和社会认可度偏低,当时更像是在以物易物的过程中,被拿来补差额的一种筹码。
这样的情形,一直持续到当初那个商团入驻《帝望》,明确规范贝利制作的选材和配比,并依其材质、层次和品质等差异划分面额,且开放贝利和宇宙货币的兑换,才让贝利真正意义上地成为海外之地的通用货币。
只不过,随着那些正规商团和次级商团的撤离,贝利和宇宙货币的兑换渠道断绝,贝利的总体数量又不断地在攀升着,导致贝利不断地贬值。
说实话,那些本土商团在拿到宇宙商协的贸易渠道时,不是没有想过藉由贝利的倒卖来牟利,可在了解其中的详情以后,本土商团便果断地放弃这个选项。
说到这个,就不得不提一提贝利的性质。
前文曾提过,宇宙游戏出产的资源,包含木材、石材、矿材、药材,乃至于兽皮、兽骨、壳甲等资源,均属规则造物的一种,不仅运用范围更广,价值也较同类资源来得高。
在宇宙游戏的规则作用下,凭借着文明传承的力量所制作出来的图纸,以及利用这些图纸制作出来的装备、道具和建筑等存在,亦属规则造物的范畴。
但是,这并不代表宇宙游戏出产的所有东西都是规则造物。
凡是以常规手段制作出来的东西,不管用的是不是规则造物类型的资源,均属一般物品,其中就包含了贝利。
规则造物与一般物品的最大差异,在于规则的固化效果。
以药剂为例,常规的药剂有明确的使用限制。
低层次的存在难以使用高层次的药剂,强行使用将产生不可预期的后果,轻则重伤残疾,重则当场死亡。
高层次的存在使用低层次的药剂,也有药剂效果衰退,甚至不起作用的情况。
可规则造物类型的药剂不同!
除药剂本身附带的副作用以外,低层次的存在使用高层次的药剂,不仅不会产生额外的副作用,还有可能产生额外的增益效果,比如药剂效果增强,持续时间延长等等。
高层次的存在使用低层次的药剂,除非该存在本身已掌握规则的力量,导致规则造物类型的药剂失去应有的作用,否则该药剂拥有什么效果,使用以后就会获得什么样的增益加持。
贝利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利用规则造物类型的资源效果,所合成出来的一种施法材料,尽管其制作方式有别于常规手段,且带有规则造物类资源的部分特性,可终究只是利用各种边角材料制作出来的东西,没有因此成为规则造物类型的资源。
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些本土商团就算倒卖《帝望》里的木材、石材等一般资源,也比他们倒卖贝利赚得多。
虽然说,他们并没有发现他们倒卖一般资源所能获取的利益,可能会比他们倒卖那些珍稀资源还要来得更赚,可这并不妨碍他们做出终止贝利兑换宇宙货币的决定。
只是在做出这个决定时,这些本土商团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海外之地的原住民NPC怎么会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手上的财富缩水呢?
那场席卷整个主大陆的海贼和海盗的大侵袭,就是因此而起。
海外之地的三色币体系,也就是金贝利、海上龙银和铜贝利,也是因为这样才诞生,从而取代贝利的地位,成为海外之地的主流货币。
然而,海外之地的原住民NPC也没有就此放弃贝利,在完成大侵袭的行动过后,从那些本土商团的口中得知贝利竟是一种施法材料,便开始对贝利展开各种研究。
海外势力研究了近千年的时间,虽然还是没搞懂贝利的真正用途和价值,但也摸索出自己一套的利用方式。
在制作各类装备、道具、建筑和船舰的过程中,在不同的环节添加不同数量,不同面额的贝利,从而调动其内部残留的规则力量,进而产生一种近似于附魔的效果。
有趣的是,这套贝利添加的附魔工艺,从摸索、萌芽,直到彻底成熟,基本上是建立在海外势力透过资源的堆叠,所制作出来的高层次高品质的火炮和船舰。
可当这套工艺彻底成熟以后,不仅没有继续利用在后续生产的火炮和船舰,还被海外势力给封存了起来,只剩部份工艺在外流传,用于各类武器的制作。
不过这些都是题外话,在此暂且带过。
且说,当初那个商团所制定的规格,贝利的面额共分二十五个档次,由低而高依照,一、五、十、五十、一百、五百、一千的规律增长,最大面额达一万亿,一枚就可以兑换一万枚毫金币。
可截至目前为止,海外之地没有出现亿元以上面额的贝利,亿元面额的贝利就是海外之地当前最大面额的贝利。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贝利的面额越大,需要使用的材料层次和品质也就越高,哪怕只是零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