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后得知消息;时候, “六阿哥做出八倍效率纺纱机”;消息已经传遍后宫,与此同时,还有“六阿哥把纺纱机生意和利润全部献给太皇太后”;消息。 “……我又不缺钱, 要那东西做什么?”太皇太后按着眉心, “胡闹!胤祚胡闹,玄烨也跟着胡闹!” 站在一旁;苏茉儿就见到太皇太后从刚知道消息;震惊、喜悦,到如今;担忧,和几个月前想把胤祚交给她抚养;做法截然相反。 “格格是担心六阿哥被人……”剩余;话只能用眼神来暗示。 “后宫人多嘴杂,胤祚整天不是研究这就是研究那;, 做出来;东西一样比一样了不得, 玄烨怎么就不给他找个好地方?” 太皇太后眉头紧皱, 许是她年纪大了, 和年轻人;想法有些不同, 她是真;不清楚康熙在想什么。 你要说康熙什么都没想吧? 他反复调查那些小太监们;家世, 把他们;家人捏在手里, 就担心被别有用心;人收买了去,处理掉一切危险,再把人送到胤祚那去。 你要说康熙想得很周全吧? 怎么就不多派几个嘴紧;侍卫过去保护呢?早派过去了, 也不至于东西刚研究出来就传得人尽皆知,闹成这样还怎么收场? 太皇太后很伤脑筋, 不想再琢磨下去,派人叫来康熙。 “胤祚喜欢纳兰性德,你之前就派过了,以后也派他去保护胤祚吧。也省得哪天东西还没研究出来,方子就被泄露, 白费一番功夫。” 康熙:“玛嬷不必担心, 那小子精着呢, 派过去;小太监只做粗浅;木匠活,最精细;部分是他亲自指点方远做;,张廷玉在旁边守着,魏珠在门外守着。” 几重防护之下要是还防不住方子外泄,守在外面;侍卫再多几个都没用。 太皇太后闻言脸色好上不少,却对胤祚精不精这话保持一定;怀疑态度,“那为什么他要把纺织机给我;消息立马传遍了?” “是孙儿放出去;。”康熙坦白道,“胤祚喜欢研究这些东西,不管是从孙儿身为阿玛;个人角度考虑,还是从整个大清;利益考虑,孙儿都觉得让他一辈子做这个最好。” 君无戏言,即便是祖孙俩私下谈话,“一辈子”这样;话如此轻易就说出了口,可见康熙有这样;打算不是一天两天;事,定是深思熟虑、百般衡量过;。 太皇太后知道康熙已经定下胤祚将来;位置,也觉得这样;做法对胤祚、太子、康熙乃至于大清都是最好;选择。 “保成可知道你;打算?” 康熙点头:“知道;。” 顿了顿,他说,“这次给胤祚安排人手;时候,孙儿筛选了好几遍,保成起了疑,得知那件事后很后怕,我们俩商量之后一同决定;。” 按理来说,皇帝做任何决定都不必过问太子;意见,只是康熙到底对胤祚过于亲密、纵容了些,担心会让太子吃醋,影响兄弟和父子之间;情谊,就说得明白一些。 再怎么纵容、宠溺,胤祚将来就是个亲王,注定辅佐储君、皇帝,和太子要走;路不一样。 更年幼一些;太子,或许不知道有这样;辅佐之人,在朝堂之上能轻松多少,最近;太子日日跟在他身边,得他教导和指点,非常清楚。 那件事啊……不说太子,太皇太后此时也觉得后怕,快速转动着佛珠平复着起伏不定;心情。 “能生在爱新觉罗家,真是祖宗保佑。” 康熙自八岁起就是皇帝,太皇太后历经三朝,两人;眼界和阅历都非常人可比,很清楚胤祚不生在爱新觉罗家;结果是什么。 哪怕投生在一个普通大臣人家,受宠一些,那也不可能在字都不认识;三岁开始做研究,要是生在普通百姓人家,再不济一点去了穷苦人家,吃饭穿衣都成问题,那就更不可能了。 即便他天生神童,背后还有高人指点,想尽办法做出了什么。 图纸或者方子最后照样会通过各种手段落入有权有势之人;手中,成了他人;功劳,对方还可能为了瞒住这个秘密,杀人灭口。 投胎是个技术活,生在皇室;危险不少,机遇也多。 康熙感叹道:“也有孙儿开明,愿意让他去研究;原因在。” 太皇太后一噎,你这是开明吗?分明是宠儿。 她不想揪着这个问题多说些什么,“纺纱机能够提升效率是很好,但纺纱速度太快,织布;速度跟不上也不行,胤祚有说吗?” “有。”康熙道,“可以用飞梭,胤祚大概提了几句,会在做完二十倍纺纱机后再做。” 太皇太后没问为什么不先做飞梭,做完以后再研究二十倍纺纱机;傻问题。 八倍纺纱机开了个好头,顺着这个方向研究下去会事半功倍,没必要贸然转去研究其他,这边惦记着,那边得研究,反而弄得不上不下。 更大;问题在于:化肥还没在大清范围内普及,棉花;亩产量上不来,更高效率;纺织机和织布机就算做出来,没有那么多棉花有什么用? 这也是康熙和胤祚都不怎么着急;原因。 八倍纺纱机可以先做起来,放一些出去宣传、售卖,赚钱不是主要目;,更多;是想让流动;商人们把消息带往全国各地。 有了更高效率;纺纱机,自然需要数量更多;棉花,开荒难度大,可施肥提高亩产就简单很多。 牛痘能防天花;显著成果和消息已经传遍大清,正是百姓们对朝廷感恩戴德;时候,等诸多消息发酵得差不多了,再推行能提高产量、减少虫害;化肥,百姓们应该会更容易接受,更愿意使用化肥。 太皇太后:“整个大清;纺纱和织布会带来多少税收
第86章 第 86 章(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