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觉(1 / 3)

常家查到养马的仆人被收买了,立刻就采取行动顺着去查,因为出其不意还真被常家人查到了一些蛛丝马迹,尽管对方十分谨慎,但常家还是把怀疑对象落在了京城方向。

而在江南的常家和京城唯一的联系就是承恩公府,是太子。

特意跑来江南对付常吉威一个还没及冠的少年,看起来并不是朝堂上那些要命的政敌手段,反而倒像是单纯要毁了常吉威。

关于这个敌人的猜测,也因为这个手段方式,从一开始的太子的潜在政敌,到最后变成了太子派内部的争权夺利。

毕竟二皇子身体差,能不能活到成年都是未知数,三皇子还小,其他更是连头都没有冒,这种情况下,便是有朝臣想要拉太子下台,扶持自己家族的女儿生的皇子上台,也不会这么急切。

皇帝正直壮年是一个,更重要的是,想要夺嫡好歹首先要有人选才行,所以按道理在没有没有数个皇子长成前,朝堂在这方面应该会相对安静。

所以最后的答案只能是太子派系内部的斗争。

太子身边有人不想让常吉威上京到太子身边,觉得常家需要存在,但常吉威最好不要到太子身边,跟他们争夺未来天子近臣的位置。

常家简直要气笑了!

什么玩意儿?

常吉威正值年少,有心气有骄傲,哪可能被这事儿吓到,不去京城更是不可能的。

不是要阻止他吗?他还偏偏就要去定了。

常家家主虽然同样生气愤怒,但年岁和经验带给了他智慧和沉稳,所以他拦住了想要立刻启程的儿子,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做了种种安排,这才让常吉威带好人手一路往北。

常家是江南有名有姓的世家之一,前朝时也多有族人出仕,只是后来朝中风向不对,常家便收拢人手以图保全家族,后来因女儿女婿和新朝搭上线,才算躲过乱世之后又躲过了新朝清算。

经过这些年的休养生息,常家也是时候该发力起来了。

太子和常家有血缘关系,在皇后和亲外祖都过世的情况下,常家是太子绝对强而有力的外戚力量,比隔壁临川侯府可靠谱多了。

毕竟高家可不是只有太子一个皇子,人家还有高贵妃和三皇子呢。

只有常家是真真正正只属于太子的外戚。

常家的地位无可替代,便是皇帝对于常家进京也是抱有期待的,心里未必没有希望常家的到来能给太子带了一些新的气象。

而常吉威这一路进京也是状况百出,各种倒霉事情层出不穷,自然大家都知道不可能会有这么多巧合,但偏偏抓不住什么把柄。

每一件事情都看似没有关系,但很多却是一环套这一环,若说没有人设计那真是把他们当傻子,但你想要找出这个人,还真无从找起。

起冲突的,坏事的,都是很普通的人,基本也都是因为巧合达成的。

要不是一路上遇见几个同行的人,一路帮扶,常吉威一行人恐怕现在还陷在半路上,特别是那个卖花女被轻薄投河案。

常吉威:我特么要什么女人没有?有这么必要强抢卖花女?

后来是同行的几人帮他们找到了活的卖花女,被人买到了暗娼,至于那打捞到的尸体则是当地一个大户家里的丫头。

这个丫头是因为不愿意被管事强占,挣扎间被管事掐死了,正好管事儿子看上了卖花女抢了回来,管事就用卖花女顶了丫头的名额,胡乱说她病了挪出去,实则是父子俩玩够之后转手把人卖进了暗娼。

丫头的事情糊弄过去了,但是丫头的尸体还没解决,这不巧合管事儿子第一次调戏卖花女的时候,正好遇到常吉威一行人进城,就伸手拦下了。

为了这事儿管事儿子怀恨在心,最后父子俩和县衙县丞合谋栽赃给常吉威一行人。

至于县丞为什么要蹚浑水,一来是因为管事父子给钱,另外一方面是他和那大户老爷都眼馋常吉威一行人所骑的马。

没错,知道事情后的大户老爷没关注丫头死不死,反而对管是父子说的好马异常热情。

至于说他们不知道能骑得起马的肯定非富即贵吗?他们就不怕惹事吗?

那是真少见多怪了,穷山恶水出刁民,这种出了城就是荒芜的时代,土匪强盗当道,又没有监控网络,当地的县丞大户就是土皇帝,作威作福压根啥都不怕。

除了这一桩事情之后,常吉威一行人痛定思痛,不再这么莽了,开始乔装改扮,也注意不多管闲事,再是看不过眼就暗地里出手,不再显露于人前,这样一来下半程的路途才稍微安定一点。

本来应该洗漱干净休息好再来上承恩公府的门的,但是路上常吉威听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