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军一路厮杀,数日后,大军抵达长安城二十里外。
突然,探马来报:“报!长安城外高地,有兵卒列阵,数量近万,军旗之上是吕字。”
林羽明白,董卓不固守城池,而城外列阵,此举意在抢占先机,择有利地形布防,并且把控关键高地,掌握战场主动权,避免被困城中陷入被动。
且吕布以逸待劳,现在进攻绝非明智之举。
于是下令,安营扎寨,埋锅造饭,又继续派出斥候,谨防吕布偷袭。
翌日,全军吃过早饭,林羽带领联军来到长安城外列阵。
看着眼前硕大的长安城,林羽身着厚重的铠甲,手持长剑,率先下令。
他的声音在战场上空回荡,如洪钟般响亮:“羽林卫,列阵!”
瞬间,联军中的弓箭手围绕羽林卫为核心迅速行动起来,整齐地排列成阵。他们搭弓上箭,箭头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蓄势待发。
随着林羽一声令下:“放!”万箭齐发,如暴雨般朝着高地倾泻而去。
董卓军毫不示弱,迅速举起盾牌,形成一道坚实的防线。
盾牌碰撞箭矢的声音连绵不绝,火星四溅。
与此同时,高地上的士兵纷纷举箭还击。城墙之上的抛石车也开始运转。
未命中的巨石砸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溅起大片尘土;正好命中的石块如脱缰的野马,在联军中横冲直撞。
一时间,城下喊杀声震天,硝烟弥漫,刺鼻的气味弥漫在空气中。
孙坚见状,热血沸腾,他手持长刀,身先士卒,大声呼喊:“江东子弟们,随我冲!”带领着江东子弟兵向对面士兵列阵猛冲。
士兵们步伐坚定,眼神中透露出无畏的勇气,尽管不断有人被巨石砸中,被乱箭射死,倒在血泊之中,但他们仍毫不退缩,前赴后继。
孙坚一马当先,他的身影在硝烟中显得格外矫健,每一次挥刀,都能击杀眼前的敌人。
林羽目睹此景,心中涌起一股豪情,他挥舞着长枪,枪尖闪烁着寒光,率领着自己的白波营也加入战斗。
经过长久的训练,林羽枪法凌厉,犹如蛟龙出海,所到之处,敌人纷纷倒下。每一次出枪,都伴随着敌人的惨叫,鲜血溅满了他的战甲。
他的亲兵们紧紧跟随其后,组成了一个紧密的战斗方阵,在敌阵中如同一把利刃,撕开一道道口子。
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在后督战。刘备面色凝重,不断指挥着士兵们调整阵型,确保后方的稳定。
关羽手提青龙偃月刀,刀身寒光闪烁,他的丹凤眼微眯,目光如炬,时刻注视着战场的局势,准备随时冲入敌阵。
张飞则手持丈八蛇矛,站在刘备身旁,大声怒吼:“兄弟们,给我狠狠地打!不要怕,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他的声音如炸雷般响彻战场,激励着士兵们的士气。
战斗愈发激烈。双方却谁也奈何不了谁。
随着鸣金之声传来,双方士兵随着主将回到各自大营。
随后几天,董卓不愿再与联军硬拼,于是令吕布带士兵回城。
双方一连几天都相安无事。
然而,林羽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粮草还没到吗?”
“已经命人催了三次,袁绍每次要么以进攻太深有人截粮要么就是说粮草还在路上的理由来敷衍我们。”
“定是袁绍与袁术因玉玺一事对我们心怀怨恨,故意拖延粮草的运输,还暗中切断了联军的后勤补给线”。
“这样下去我们的粮草撑不了多久了。”
“要不撤吧?”
“不行,董卓肯定察觉到我们的粮草不足了。”
“此时若撤走,免不了被他追击袭杀。”
董卓也敏锐地察觉到了联军的困境,想要用进攻来快速消耗联军的粮草与体力。
董卓命徐荣与吕布轮流出战,不为取得战果,只为消耗联军粮草。
联军瞬间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困境。
林羽心中暗自叫苦,但他早有预料,提前安排了饮血营,令其在开辟新的粮道。
此刻,他一边指挥军队,一边派人去催促粮草。他深知,粮草是这场战役的关键,只有粮草及时赶到,才能重振士气,扭转战局。
关羽和张飞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两人对视一眼,同时怒吼一声,冲入敌阵。
关羽挥舞着青龙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