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店谈批发(1 / 2)

第47章粮油店谈批发

第四十七章

上午九点二十分,林木槿和堂哥走进一家中型的粮油店。在来之前,两人还和附近的阿婆们打听过,这家铺子的口碑不错。卖的大米干净,没有太多沙土,一点没有也不可能,现在的脱壳机达不到那个效果。

“老板你好,我们想问问批发价?"林木槿开门见山。主要是时间紧迫,美食摊那边只剩林阿伯和林堂姐了。老板反问道,“你们要多少?”

林木槿明白他的意思,量大和少量肯定不是一个价。“我家有个铺子,需要不少的大米、面粉、菜籽油和鸡蛋,想和您做个合作,以后直接来购买,就是价格方面…”

老板没被忽悠住,“那每天大概用量多少?”林木槿心里叹气,还是回答道,“每个月大概需要一千五百斤大米,一千斤的面粉,一百五十斤的木薯淀粉,鸡蛋一千两百颗以上,菜籽油…五桶吧,还有冰糖也需要不少。”

她耍了个心眼,说的是月量而不是日量,而且还有点夸大。她认为不少了,可在人家老板眼里就有些不够看了,“这也不多啊。”林木槿赶紧道,“我家铺子才开,现在生意不错,以后只会更好,现在这个量就是基础量。“见老板有点动容,她立马加大了忽悠力度,“再说咱们合作的好,我还可以给你介绍新客户呢。”

老板考虑片刻还是同意了,“我给你一份价格表,你看看。”林木槿接过,和林堂哥一起看了起来。

鸡蛋,七十仙一个√

大米分不同的种类,价格自然也是不同的。做米浆的大米不需要精米,就是普通的糙米就行。“阿哥,你觉得哪个大米好?”

林堂哥做了一番比较,“还是选这个吧,家里之前也吃这个牌子,打米浆用的也是这个。”

林木槿明白他的意思,不要轻易改变。“也行。”大米价格是每斤1.4蚊√

不得不说,即使是批发价,大米、面粉的价格也没少多少。可能是本身价格也不高,没那么高的利润空间。开粮油店的老板想挣钱靠的是量,巨大的量,怪不得看不上她们那点呢。之后的面粉和木薯淀粉也没太犹豫,直接定下了。等到油这块慢下来了。

“老板,我可以看看菜籽油么?“林木槿提出看货。热面皮之所以这么成功和辣椒油是分不开的。辣椒油的基础是菜籽油。

老板一点没犹豫,“可以。”

直接带着她们去了仓库,“这一排都是菜籽油,从内陆进口的,都是好品质。”

林木槿点点头,还是决定眼见为实。

随意选择一桶打开,用手扇扇,闻闻味道,最后就是看颜色。其实她并不怎么懂,现在搞这套就是唬人的。“老板,你家菜籽油颜色有点浅啊。”

开始找毛病为一会压价做准备。

老板就道,“菜籽油不都是这个颜色么。”林木槿肯定道,“会比这个深一些,那个味道也更香。”她仿佛记得菜籽油会因为工艺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颜色,跟质量没多大关系。这个菜籽油很不错,有种淡淡的清香味。

现在就是鸡蛋里挑骨头

这位老板显然只是卖家,不是精通每样产品的专家,“我家只有这个品种。”

林木槿梗了下,是不是玩不起,怎么不按照套路出牌呢。这是在说他不管质量好不好,反正就这一种,爱买不买。林木槿抿抿嘴,直接说了目的,“给降点价。”老板很是耿直,“我没多要价,除非你要的量再大十倍,要不就是这个价。”

林木槿和堂哥对视一眼,还是答应下来了。之后的几样零碎也按照报价单上来的,都没讨价。合作算是初步定下来了。

老板也没让交个定金签个合同之类的,就是口头约定,林木槿更是巴不得如此。

出了商铺,兄妹俩赶紧往回赶。

路上,林木槿才说了打算,“阿哥,以后有时间咱们再货比三家,这家先合作着,总比零买便宜一点。”

没有合同,对她们也没约束力。

没想到林堂哥和她想的一样,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两人回去也是和林堂姐、林阿伯这么说的。两人就是觉得批发价也没便宜太多,其他的也没什么意见。“阿妹你不是不愿意吃热面皮么,趁着客人还不多,你去别的摊位买点。”林堂姐小声说道。

林木槿摇头,“不了,就在自家吃了。”

她不想那么麻烦,而且也没个隐蔽的地方,她可不想为别家做嫁衣。她剥了一个茶叶蛋,又吃了一碗加了双份素菜的热面皮,外加两个煎饺就吃了八分饱了,午饭搞定。

之后林堂姐、林堂哥也是轮班去吃了午饭。三个人还是挺从容的。

“哎呀,你家煎饺里怎么有头发啊,太不卫生了!”林木槿第一反应是摸了下自己的头发,她带着发卡呢,头发也梳成了单麻花辫,怎么还会掉头发。

本着和气生财的原则,她笑着开口,“客人不好意思,我们都有做防护的,你看看我们的头发。”

男顾客撇着嘴,“那你说这是我的头发呗。”他手里拿的是一根长头发,一看就知道是女人的。林堂姐和林堂哥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问题,都有点紧张,不过也没贸然插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