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名流场所,但姜莞长年忙于生意,就算得了空闲出门消遣,也是去郊外的私人汤池泡温泉。满春倒是见过几回,不过都是偷偷的,因为她需要将小册子里每个人的样貌变化记下,若有突然长残了的,得及时提醒姜莞划掉他的名字。满春时刻谨记她家姑娘是个′颜控'一一又是一个从姜莞嘴里学来的怪词。“那姑娘见吗?"满春问道。
“见。”姜莞只思考了一瞬就做了决定,对方主动出击,也省得她再费心寻其他借囗。
至于对方有何种目的,姜莞并不关心,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听到这里,孟玉华不赞同:“你一个人这样过去太草率。”“还有满春呢。"姜莞宽慰,“母亲放心。”孟玉华:“就是有她我才不够放心。”
刚准备点头表示自己很强的满春听到孟玉华这句,顿时一脸:“"???夫人什么意思麻!
满春委屈。
“满春没什么心眼,回头就算发生什么,还不是你一句话就能给忽悠过去。"孟玉华微微吐槽。
她还不了解这个女儿么,当初之所以选中满春买进府做贴身丫鬟,不就是看中对方又虎又莽脑子还直通通。
旁人都以为她看中的是稳重机灵的满夏,满春只是沾了妹妹的光,实则恰恰相反。
稳重的女管事只要肯费心不难寻到,可像满春这样足够缺心眼却又极其忠心的丫头可不多见。
见孟氏坚持,姜莞只好另寻理由:“其实是田氏近来总往我这跑,不知道在打什么算盘,我需要母亲留在府里替我看着。”姜莞语气认真,又一副需要帮助的眼神巴巴地望着孟玉华,逐渐瓦解对方的心态。
孟玉华没能坚持住,偏开与姜莞对视的目光,想了片刻道:“我可以不去,但你要多带两个人,让她们暗中保护。”以防那位郑小郎君突然做出什么逾矩之事。孟玉华知晓姜莞私下养的有忠心女打手,有些话不用她说得太明白。“我都听母亲的。"姜莞弯着眉眼笑道。
一旁的满春见状,悄悄翻了个白眼,夫人还说她呢,自己不还是被姑娘一个眼神就软了心肠。
就算郑小郎君真有什么,只要日后不再见似乎也翻不出什么浪花,还是府里的人和事更危险,孟玉华这样安慰自己。她不了解郑小郎君,但郑家是高门大户,那郑家大郎君很早就承袭了爵位。作为长平侯的幼弟,郑小郎君的身份可想而知有多尊贵。这些姜莞当然知道,入郑家可比沈家难多了,郑家的复杂程度堪比姜家。不过郑家有一点好处是姜家没有的,那就是无论底下人如何闹腾,都不会去忤逆家中的长兄与长嫂。
郑家一共十一房,七位郎君,四位姑娘。
郑小郎君是家中最小的,他前面四位姐姐皆已经嫁人生子,哥哥们除了郑大和郑二郑三其余都未成家,还住在侯府。郑家老侯爷和老夫人虽去世的早,好在长子长媳也就是郑大夫妇能够镇得住底下这群小的。
而且根据姜莞的观察,郑大夫妇也不是想一直拘着底下弟妹,府里老二老三一成家就被分了出去过自己的小日子。
郑大夫妇俩是个大方的,他们手里分的有侯府的祖产,就算一辈子什么都不干也能活得滋润。
且将成亲的弟弟们分出去过,并不是说从此以后就不管了。相反郑大夫妇只要空闲了就会去两位弟弟家中走动走动,生怕被分出府单过的郑二郑三两夫妇被旁的不长眼的家伙欺负了去。这就是姜莞明知道郑家情况复杂,却依旧把郑小郎君选出来的最大原因。不用面对各种矛盾能关起门过自己的舒心小日子,身后还有可靠的人脉。至于郑小郎君的骄纵性子,姜莞选择自动忽略。只要不影响她的富贵闲暇人生,随他怎么骄纵,不管。午后,姜莞带着满春出门,随行驾车的是一位女扮男装的打手。姜莞的另一心腹,冬芽。
马车上,姜莞撩开帘子一觉,望着越来越远的主街,她回头与满春确认:“郑小郎君已经到了?”
“是啊。“满春道,“李掌柜亲眼看到郑小郎君巳时初就鬼鬼祟祟钻进雅茗轩的后门。”
自从收到郑家小厮的信约她家姑娘在雅茗轩见面,满春就和书铺的李掌柜打了招呼。
这还要从姜莞爱看话本子说起,她嫌弃市面上的话本都太潦草于是就自己开了一家书铺,专门写些她爱看的,为了低调就把书铺开得有点偏。也是巧,书铺就开在雅茗轩边上,郑小郎君从后门进雅茗轩也是李掌柜去后头如厕的时候恰巧瞧见的。
其实李掌柜整日泡在书铺里对燕京城里的权贵公子并不熟识,然而郑小郎君是个例外。
作为京城三大纨绔之一,李掌柜以往每入职一家铺子都被上面耳提面命一番,时间久了当然记忆深刻。
今日哪怕只给他一个背影,他也能认出,何况还是明晃晃一张正脸。这就是姜莞疑惑所在,如果她没记错的话,这位郑小郎君一向都是哪里热闹往哪里钻的存在。
雅茗轩是一家茶楼,只是比起客似云来的闲鹤楼,雅茗轩要冷清很多,再加上它的位置离主街太远,生意自然就一般了。约在雅茗轩见面着实不像这位郑小郎君的风格。尤其提前这么早到走得还是后门,与姜莞以往掌握的资料严重不符。马车很快到达雅茗轩正门,满春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