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时可便宜行事(1 / 3)

为夫作宰 羞花掠影 2243 字 3天前

第57章必要时可便宜行事

三则消息来得突然,还都是关于不同人的,以至于郑清容都不知道该先注意哪一个。

好在杜近斋也没有让她询问,自顾自从一到三说了起来:“今日早朝,我试探着问起西凉那边要如何应对,陛下什么也没说,似乎没打算管,倒是沈翰林趁机又提了变法的事,陆待诏有意支持,但被陛下以见风使舵贬了在家思过。”好歹先前也是一起解决了刑部司贪污案的,事后还坐在一起吃过饭,所以杜近斋特意提起了陆明阜的事。

才恢复的官身,现在又被贬,今日早朝也是掀起了不小的风波。简单说完陆明阜的事,他又严肃道:“我下朝后就去了大理寺,章大人那边正好查到了当初制作泥俑的人的消息,在江南西道衡州新宁县,只是那工匠的身体不怎么好,行将就木,想要叫他来问话可能不太行,就算工匠能撑着活到京城,时间上也来不及。”

底下人来报,说是工匠吊着最后一口气,恐怕没几日好活头了,真要这么折腾,怕是会死在半路上。

再加上以十天时间做赌,今天已经是第二天,大理寺这边的人来回一趟都不止这个时间。

要是制作泥俑的人是杀人凶手,还有可能会打草惊蛇,得不偿失。“至于符小侯爷,听章大人说,他有急事找你,现在人就在大理寺,章大人的意思是,你还是先避一避的好。”

说到最后,杜近斋不由得看了郑清容一眼。其实不用说也知道,符小侯爷的急事大概是她昨日拔了他姻缘剑的事。他来的路上碰到章勋知打发人来给郑清容报信,索性就一道帮着说了。他也觉得章勋知的顾虑不是没有道理,符小侯爷此番来势汹汹,还是先避一避,等他气消了再说。

郑清容听他说完,只觉得似乎一时间什么事都赶到了一起。陆明阜再次被贬她是没想到的。

上一次被贬是因为什么来着?哦,是因为反对沈翰林变法。这一次被贬倒好,反过来了,因为支持沈翰林变法。陆明阜跟她说过,沈翰林变法是可行的,但是操之过急,很多地方没有考虑到,容易滋生更多的问题,所以他先前持反对意见。现在支持,应该是沈翰林那边细化了变法的具体操作,可以试上一试。以她对陆明阜的了解,他既然敢站队敢表态那就是有把握的。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还会被贬?

“陆待诏是跟沈翰林有过节吗?"杜近斋也觉得这事有些奇怪了,不由得问了这么一句。

纵观陆明阜两次被贬,皆是因为沈松溪变法。除了有仇,他想不到别的合理的理由。

“不好说。“郑清容蹙了蹙眉。

陆明阜没来到京城之前压根不认识什么沈翰林,就算后来进士及第在翰林院当官,跟同僚之间有些政见不同也是正常的,不至于短时间内接连被贬。都是翰林院的人,借着一个去打压另一个对皇帝也没什么好处。郑清容觉得隐隐有些不对劲,但现在她也说不上来是哪里不对劲。想起杜近斋说的已经找到了人,她问:“制作泥俑的人在江南西道?”江南西道可比淮南道离京城远多了,拿人问话时间上确实来不及。她以为还要再花些时间找人,毕竞先前章勋知说过第二任房主人已经去世,想要查是谁做的泥俑得花些时间。

现在突然得了消息,看来章勋知那边下了不少功夫。“没错,先前章大人和我一直在排查泥俑的来处,是第二任房主人留下的,根据房主人的关系来往继续深挖,线索指向江南西道衡州的一个泥俑工匠。"说到这里,杜近斋看向一旁的屠昭,“断过指,年龄上也符合阿昭姑娘说的,近六十岁。”

屠昭对于大理寺这边的办事速度表示有些震撼。居然这么快。

昨天才纠正杀人凶手的特征,今天就找到了符合条件的人,还是在离京城较远的江南西道。

反应速度相当快呀!

不同于屠昭的惊讶,郑清容觉得事情好像过于简单巧合了。如果说远在江南西道的泥俑匠就是杀人凶手,这会不会太顺利了些?不过她也只是猜测,没什么实质性的证据。案子有进展总比原地踏步的好,不管真假还是要去看一看的。“事不宜迟,我这就去江南西道走一趟。"她道。既然嫌疑人不好到京城来,那她就去嫌疑人那里。大理寺的人来回一趟太麻烦,她用上轻功,可以更省时省力。杜近斋给了她一包东西:“这是通关文牒,以及刑部和御史台的令牌,必要时郑大人可便宜行事。”

郑清容接过,顺手翻了翻,把先前章勋知给她的大理寺令牌跟刑部和御史台的放到一起。

案子本就是三司推事,现在三块令牌都在她身上,那她能调动的东西可就更多了。

刑部这边的令牌不在她身上,毕竟她只是代理刑部司员外郎一职,估计还是杜近斋去找卢凝阳卢侍郎要的。

果然,有人就是好办事。

想到这里,郑清容跟杜近斋道谢:谢了。”连通关文牒都给她准备好了,看来就算她不主动提,章勋知和杜近斋也都有让她去江南西道的意思。

“此番也是事急从权,不得已而为之,郑大人多多保重,万事务必以自身性命为重。"杜近斋郑重道。

衡州新宁县那边具体是什么情况他们也不清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