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我们的家庭(2 / 3)

秦炎 皎皎秦时月 2234 字 2个月前

死在了战场上,但是留给女人的是无尽的泪水和挣扎;

一代代女人经历着缺父失夫离子的经历,成为真正的弱势者,被人买卖、拳打脚踢,当做物品,这才换来大秦帝国开国之初,普遍对女孩很重视,对女孩教育很上心的情况。

熊柔重视她的公主,一如平民百姓家的妇女重视女儿,教导家里的男丁要尊重女孩。

母亲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占据的地位非常重要。男人在外干事创业,教育这个伟大的责任往往落在母亲身上。

然而从古至今,绝大多父亲母亲都是喜欢偷懒的。

他们才不在乎孩子们心里想什么,未来做什么。

他们只想尽快完成任务——生孩子——养大他们——让他们成家。

就这么一回事。

他们不思考,不是不会思考,而是不愿意去思考,一思考后辈,站在他们面前的就是血淋淋的自己,血淋淋地被上一代父母残忍伤害的自己,血淋淋地被时代、社会、同辈人所伤害的自己。

父母都是喜欢偷懒的不说。这是人性,避免不了的。

而在家里操持家务的母亲,往往忙于琐事,对于孩子的教育时常疏忽。即便是教育,也是棍棒式一顿‘呵斥’、‘叫骂’,匆匆走完过场,把这一天从天亮折腾到天黑,完结了就算心安了。

可怜的人,一代一代都经历着这种生活。

听起来,好像那些残忍的岁月都已经过去了。

母亲们都已经从痛苦的岁月之中有所成长,意识到了教育的问题,重视起了从小就开始下一代传递要尊重姐姐妹妹、男女一样尊贵的观念。

但是现实往往并非如此。

人是这样的,不是往左就是往右。

母亲们经历了残忍的岁月,往往不会做到很客观很公正的认为男女一样,恰恰相反。

她们会走向另一个极端。

那么经验告诉她们,往左是错的,可是她们的认知会让她们跑向右面。

于是乎,母亲们潜意识地会给女儿们灌输某些思想——你是尊贵的,你是完美的,你是精致的。

之后就会冒出来活是男人干的这种荒谬的话了。

多的就不能再谈了。也许母亲的初衷只是弥补曾经受伤的自己,结果一念之差,下一代又齐刷刷向右冲了。

不是往左,就是往右。

呵呵——

那么根据经验的话,被这一代人伤害的男人们,又肯定要在下一代上做文章了。

完了。

无穷无尽啊。

不是往左,就是往右。

人类永远在纠正偏差,然后永远走在偏离大道的路上。

估计天上的神佛们都给看懵了,他们也实在是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帮了。

《尚书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请...您....收藏6191书1吧六\\\九\\\书\\\吧!

人心是危险难安的,道心却微妙难明。惟有精心体察,专心守住,才能坚持一条不偏不倚的正确路线。

这是真正的道理,然而民众不会去理解它。

他们只愿意活在自己的痛苦之中,长久地反复,折磨自己。

既然理解不了道,守不了中正之道,那可怜的人们不仅仅理解不了圣贤,反而越走越偏,最后气急败坏,破罐子破摔,诋毁圣贤说的话。

乐。

时代的巨轮,千万人的共业。

没有经历地狱一般折磨的人,是担负不起这样的大事的。

秦始皇结束了旧的时代,可惜没有多少人感激他。

人们只在乎自己,只纠结于自己的痛苦。

放下自己,才能成全自己。成全他人,就是成全自己,说几百遍、几千遍、几万遍人还是不明白。

新的时代已经开始,然而秦二世被绑在时代的车轮上,能做的似乎很有限。

说起来绝大多数人可能不愿意相信,秦二世要想把人引导走上正途来,他必须要通过两样法宝,一是教育,二是母亲。

教育说到底是外人教育自己家的小孩,教师是国家钱培养去教导的。教育能够让每个孩子都识字,但是能让每个孩子都明白是非道理吗。

所以关键是要看母亲,是要看妈妈。

要想解决后一代性别上矫枉过正的问题,安抚好社会网络之中最基本的单元——家庭,这就得靠母亲。

靠天底下千千万万个母亲,这样未来才有解。

然而这是个‘献媚’的表述。

不献媚的表述则是,要想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未来能够长盛不衰,未来能够世代在大地上安居乐意,这需要千千万万个女人做抉择。

说做抉择,还是献媚了。

实际上就是要女人做牺牲。

然而女人不愿意做牺牲的根源,又在于男人。当女人做了这样那样的牺牲,总有男人不领情,装作看不到。

那这个家完犊子了。

等到一个个家完犊子了,女人们不再相信婚姻了,她们不敢再‘自我牺牲’了。

那么婚姻就无法延续了。

婚姻存在的意义消失了,家庭就不再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