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朱标说情,拉拢人心(2 / 2)

起来,行激励之法能有作用?

何况,激励需要钱粮。

朱元璋拿起毛笔,斜着轻轻蘸墨:“应该是想找个冤大头出钱财吧。”

顾正臣站在佛殿门外,看着泥塑金身的佛。

顾正臣侧头,含笑看着周茂:“你担心俘虏安置出了问题,入寺拜佛会成为本官的致命污点?说起来,到句容多日,你是

朱标皱眉:“工房已报请征调一千六百民力,缘何顾正臣只点了八百人?父皇素来重视安置鞑靼俘虏,居所营造不可缺,以免薄凉人心。他若是不能按期营造完成,岂不是损了父皇仁爱?”

周茂回道。

俘虏安置,是个大问题。

朱元璋看向朱标:“你还真是对他信赖有加啊。”

只要看一看就知道了,所谓的城墙,就是一堆杉木栅栏,既无石头,也无砖块,而所谓的城门,就是双开的篱笆门……

周茂肃然地看着顾正臣,目光中有些畏惧。

顾正臣看着并不热闹的街道,稀疏的行人脚步匆匆,侧头说:“周茂,那一座塔,就是崇明寺吧?”

朱元璋提笔在一封奏折上写下几个字,合起来放在一旁:“八百人,四百房,二十日,即使是茅草屋,也不是轻易可做到的。你看到他的解决之策了吧?”

朱标肃然答道。

顾正臣背起双手,走向佛殿:“去,帮我把住持找出来,就说,本官有大事与他商议。”

你顾正臣不愿意出这笔钱粮,竟想要去拉赞助,谁能赞助你,句容的大户?

呃。

“儿臣谨记。”

当然,城如此也是有原因的,外面的河就是这样流淌的,顺应自然,借势而为,这就是“勾回弯曲”之句、“饱和圈地”之容。

顾正臣抬起手,拍了拍周茂的肩膀,平和地说:“提携不提携你,由朝廷吏部说了算。本官能做的,就是把你的名字报到吏部。当然,我需要看到忠诚,看到能力,好好想想吧。”

百姓尝到甜头,可能会欺负顾正臣,无好处不出力。

顾正臣微微点头:“你是这句容城中人,想来知晓崇明寺的来历,讲讲如何?”

“阿弥陀佛,不知县尊来临,罪过,罪过。”

周茂看了一眼,点头道:“是崇明寺,县尊想要去寺庙看看?”

朱标见朱元璋拒绝顾正臣所请,思虑一番,请求道:“父皇,顾正臣毕竟是刚到任句容,不熟悉情况。他既然不打算动用县库之银,又意在珍惜民力,少劳百姓,不妨给他一次机会试试。至于日后征用百姓是否使得动,就要看他还有没有其他本事,倘出了问题,调离便可。”

顾正臣与周茂说着话,便到了崇明寺门口。

泥塑的和尚能帮你?

朱标疑惑。

腹诽一番,周茂还是不敢冲撞,讲解道:“县尊,这句容的崇明寺,与江心的崇明岛有关。自唐时起,句容先民不断迁入崇明岛垦荒,后来才有了崇明镇、州。洪武二年时,朝廷将崇明州降为崇明县。”

周茂有些纳闷,这县丞、主簿、典史等都在忙碌,不是找地,就是找砍木头的地方,或是在忙着征调徭役,你一个知县,竟然啥都不干,跑去寺庙找释迦牟尼?

周茂恭敬地答应:“属下这就去办。”

现在任务量陡增,看你如何收拾残局。

想想百里之外的金陵城,高三丈多,城墙又宽又厚,再看看这句容,简直是天壤之别。虽说不敢与金陵争,好歹也应该弄个砖头城,让人能爬上去,看看风景,装饰下谁的梦不是。

栅栏城也就算了,整个城也没半点规整的样子,整体上,就是一个接近圆形的城,只不过这个圆,画的时候需要哆嗦几次。

“智在,好法号。”

“县尊是礼佛还是……”

“谈香火之事。”

智在老僧看了看顾正臣空空如也的双手,不像是来送香油钱,不知其来意,只好说:“此处喧嚣,请县尊移步后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