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2 / 2)

基建雄心 猫猫缺大德 1665 字 3个月前

剩余的五个是晋东南根据地的反馈,分别是两个养猪场、两个养鸡场和一个自行车厂。

但自从有了黄河带回来的各类机械设备后,局长在军工局附近开辟了民用工厂区。

在同志们的不断努力下,边区创立了钢管厂,金属加工厂、机器缫丝厂和三个机床厂,大大提高了老百姓和战士们的生活品质。

黄河万万没想到,这些工厂居然都得到了系统的承认,几乎是把1940年的努力成果翻了一倍。

也许很有人不明白系统内十三个民工厂的含金量,1936年晋省的经济在民国各大省份内算是第一梯队,就这样阎老西开局只有三个民工。

运输大队长占据着民国的大半土地,那也只有二十一个民用工厂。

系统内的军工厂也有很大的提升,原本只有十个。

其中两个来自「西南方的国际航道」,这个被动解锁的决策给了两个地图外的军工工厂。

剩下的是晋东南根据地给的反馈,分别是步枪厂、冲锋枪厂、轻机枪厂、重机枪厂、75小姐野战炮厂、哈奇开斯反坦克炮厂、哈奇开斯防空炮厂和晋西北化工厂。

来到军工局以后有多了四个枪械厂,等到局长带领同志们吃透火炮的图纸后,系统内军工厂的数量就达到了惊人的十七个!

天地良心,这不是我想乳法。

可1939年开局的高卢鸡只有十三个军工厂,是它自己非要来碰瓷的。

虽然跟游戏里大铺特铺工厂的数量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毕竟游戏不是现实,以当前的地盘能有这样的数量,黄河已经很满意了。

未来可期!

————

同志们十分热情,等黄河带着王德兴离开军工局时,都快到了午饭时间。二人没有选择先去炊事班吃饭,而是空着肚子直奔359旅的驻地。

众所周知!八路军的指战员里有不少多面手。

就拿咱们的李大团长来说,这货参加部队以前是个编筐的。

这些年一路走来,因为惹祸的原因没少干副业。爬雪山过草地的时候背过锅、还喂过马,抗命干掉坂田以后还去后勤部养了几个月的猪。

这样的履历在别人眼中已经算是夸张了,但要是跟359旅的王旅长

放在一起,也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

这位年轻的时候当过武师,被迫辍学以后还在火车站干过一段时间,寻找组织的时候还拉过黄包车赚路费。

甚至为了照顾同行的战友,有一段时间在武汉专门挑光头和汪汪汪的货物零元购。

现在不仅是一名旅长,平日里还要带着战士们种地。最绝的是他的厨艺,在整个边区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厨。

跟王旅长一比,李云龙还得往后稍稍。

之所以黄、王二人饿着肚子去359旅,就是因为局长给对方打了声招呼,今天中午有大餐。

目前黄河已经跟两位旅长并肩作战过,分别是三八六旅旅长和三八五旅旅长,他们都是当之无愧的大英雄。

可王旅长在他心里的地位很特殊,对于每一位后世的西北人来说,那可是活生生的传奇。

这位的成长经历,可以说是众多同志们的缩影。

年幼时期上学上的好好的,单单是因为没给老师送礼,就导致在学校里被富家子弟欺负。

为了保护自己,他追随姑父苦练武艺。虽然打架找回了场子,但因为学校偏袒阔少,使得家里的牛被抢走当了“医药费”。

那时候的牛,绝对是寻常人家的命根子。

对方在当地势力很大,王旅长没办法继续读书,只能被迫辍学。为了生存,年纪轻轻就跟家里人去做了苦力。

幸运的是,命运的转折点并没有迟到。在火车站工作期间,王旅长遇到了自己的领路人。

那里的副站长是我党地下工作者,经过一系列的考察后,给各大组织送消息的工作就落在了王旅长的头上。

这样的工作经历,给1954年兼任铁道兵司令员打下了坚固的基础。

吃尽人间苦,王旅长深知只有我党才能带领穷苦百姓搏出一个天。在危险的日子里,他火线入党,一干就是一辈子。

从军事角度来看,这位一向是手提一把大砍刀,腰间挂满手榴弹。即使受到鬼子毒气的攻击,仍率部冲入敌阵。

这些年不仅守卫了边区,还参加了各大战役,立下了赫赫战功。

在建设国家方面,他做的更好,单单提一句生产建设兵团就足够了。

「你们现在可以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