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男之争(1 / 3)

对于燕郡王李艺的反叛,李世民其实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李艺此人原名罗艺,是前隋的将领。此人行军打仗很有本事,但性情暴躁,脑子不太够用。隋末的时候他拥兵自立,统辖幽、营二州。

大唐建立之后,他就投靠唐朝。当时的皇帝李渊把他封为燕王,赐姓李氏,从此改名李艺。

李世民攻打刘黑闼的时候,他出兵帮忙;当时还是太子的李建成攻打刘黑闼,李艺同样出兵帮忙,一来二去李艺就和当时的太子李建成勾搭到了一起。

李艺投靠李唐皇室投靠得早,又在二次打刘黑闼的战争中立下大功劳,所以当时还是皇帝的李渊很看重他,让他镇守泾州。

因为李艺曾经和太子李建成勾勾搭搭,所以对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很不感冒。为了讨好太子李建成,李艺经常无缘无故殴打李世民派到军营里的人,为此狠狠得罪了当时的秦王李世民。

现在长安传来消息,太子李建成被杀,秦王李世民成了新的大唐皇帝,李艺这个曾经狠狠得罪过李世民的人当然非常害怕。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起兵谋反了。

李艺虽然带兵打仗的本领很强,但脑子一般。更重要的是现在天下大定,李艺不可能再像隋末的时候一样集结起太多兵马。

所以对于李艺的这次反叛,李世民更多的是感到晦气。贞观元年,他改元之后的第一年,这都还没出正月呢,李艺就反叛了,这未免也太晦气了。他立刻下旨恢复李艺的本姓罗氏,不许他再姓李。

把尉迟敬德和长孙无忌叫进东宫的时候,李世民虽然对李艺反叛的事郁闷得不行,但还是有心情把少府刚做好的一副望远镜交给他们,让他们行军的时候看看效果如何,有没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尉迟敬德把玩着手里的望远镜,问道:“陛下,这就是您之前说的千里镜啊?这儿有我和长孙两个人在呢?陛下只给一副千里镜,未免也太小气了吧。”

李世民险些被他气笑,骂道:“尉迟敬德,你以为这东西这么好做?琉璃匠人烧毁了好多炉,不知道废了多少才把晶莹如冰雪的玻璃烧出来,为了打磨出合适的凹凸二镜也损毁了不少玻璃。朕手上也不过只有两副望远镜。”

长孙无忌从尉迟敬德手里接过望远镜,也在细细把玩,听到李世民手里有两副望远镜,忍不住问道:“那陛下,另一副望远镜呢?”

李世民道:“在太子手上。”

“哦。”长孙无忌心中了然,既然另一副望远镜在太子手上,那看来是拿不到了。

李世民带他们俩到城楼上试用了望远镜,教他们学会怎么调整焦距。看着尉迟敬德笨手笨脚的样子,李世民忍不住道:“用的时候小心些,玻璃易碎。”

“知道了,陛下。”

李世民站在雄伟的城楼上,看着一片宁静祥和、还处在正月节日氛围里的长安城,正色道:“回长安的时候,记得把罗艺的人头给朕带回来。”

尉迟敬德和长孙无忌两人拱手行礼:“臣等谨遵圣命。”

……

李承乾在得知少府的匠人们能制作出纯净无色的玻璃之后,就画了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的图纸送去少府,让他们把这两样东西做出来。

又想起之前去太极殿看望阿翁李渊的时候,他有些老花,看不清书上的字,就又画了放大镜和老花镜的图纸送去少府。现在用玻璃做出来的眼镜比较厚,如果李渊嫌弃太重的话,还是用放大镜看书比较好。

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的结构比较复杂,少府的人一时间做不出来。

倒是放大镜和望远镜,少府的人很快就做了出来,送到了李承乾这里。

李承乾很快就拿上东西去显德殿找到李世民。

显德殿内,因为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前去平叛罗艺叛乱,必然会导致兵员损失,李世民正和群臣讨论征兵之事,听到太子李承乾求见,便道:“既然如此,那让太子也进来听一听吧。”

刚被封为尚书左丞的魏征心中暗暗纳罕:太子如今不过九岁,还未及冠,陛下居然这么早就打算让太子听政吗?

因为今天并非大朝之日,李承乾原以为阿耶没有朝会,但没想到阿耶找了自己熟悉的大臣开小会。等李承乾反应过来的时候,内侍已经进去通报了,李承乾不得不拿着手里的木盒走进显德殿。

李承乾对于殿内这些大臣倒是不至于陌生,前世都已经相处了十几年,对他们的秉性脾气也有一定的了解。

他走进殿内,先把手里的木盒交给一旁的内侍,才对着阿耶行礼问安。

李世民把他叫到身边,问道:“承乾,朝中正在商议征兵之事。封中书觉得身体魁梧健壮的中男可以一并征发,成为兵员;魏左丞觉得不可征召中男。承乾,你觉得谁的意见是对的?”

唐制规定,民十六为中,二十一为丁,六十为老。朝廷征兵的范围通常是成丁,也就是二十一岁到六十岁之间。至于中男,就是指十六岁以上二十一岁以下的男性,并不在征兵之列。

李世民之所以要征召中男,是因为很多百姓为了逃避兵役,往往会虚报改小自己的年龄,从而躲避兵役。

李承乾问道:“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