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队老师姓刘,四十岁左右,带过四届国际赛选手,算是经验丰富了。
他一直担忧这届选手的年龄问题。
“高三的毕竟算是最后一次机会,都会拼尽全力争取一个国际赛的好成绩。高二的可能没有这种紧迫感,遑论今年还有个初二的……”
他曾经跟华夏计算机学会的管理层表达过这个意见。
“这个初二的可是拿了历史最高分。”
计算机学会基本就是这么個态度。
那刘老师也没啥好讲的了。
其实过去几届,华夏代表队团队总分第一名的成绩非常稳,不管从难度还是强度上说,华夏国赛是与国际赛最为接近的比赛,能在国赛拿下前几名的选手,到了国际赛也是最强的一批。
其实这跟教育理念有关。
国内外教育曲线不太一样,制度也不同。
不过两者并无优劣之分。
聪明人会自己集成资源,取长补短,把大环境的差异在个体层面上抹除。
基础打得比国外学生硬,长处发展得比国内学生长。
年龄越小的竞赛,国内参赛选手相对越有优势。
卷得早卷得狠,该利用这个优势就得利用。
至于国外学生深耕某一方面能力的优势,其实更多是教育实力的差异。
华夏选择了保证大部分人的教育权利,自然在高精尖这事儿上的投入就没有国外那么足。
李颜想过这个问题,不过转瞬即逝。
因为这对于他来说不是问题,华夏又不是不搞高精尖培养,就例如华大少年班或者各种顶级高校的卓越班。
他是聪明人,把抱怨制度差异的精力用在自我提高上,也就用不着去抱怨什么了。
所以优化教育制度这种宏愿,还是留给做得到的人去做吧。
李某人就算带着挂,那毕竟也是一人之力。
这个挂能让他在个人层面做到很多事,但确实有一些事情是它给不了的。
尽力做自己能做到的,忽略自己做不到的。
这才是珍惜生命的表现。
总而言之,就李颜在国赛上砍下接近满分的历史第一高分,加上答辩时现场手搓代码的优异表现,只要能在国际赛上正常发挥,他拿下金牌可以说是毫无悬念。
甚至拿下第一,应该都不是什么夸张的事情。
刘老师曾经比较担心李颜会因为过度紧张而心态失衡,但这小子自己买机票,来到第一晚带大家吃自助餐……
跟紧张看来不沾边。
刘老师的担忧转为“这四个孩子会不会太过轻敌”,结果在第一次培训课上,四个人就提出了让老师也为难的问题。
此时的老师们还很开心,这群孩子学得认真主动,善于发现问题,还有很强的总结能力与发散思维,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好苗子。
问吧,多问,多讨论,老师们乐见其成。
然而,培训的这五位老师没想到,这一个多月的培训会是地狱难度副本。
这群孩子思维太发散也特么太能提问了!
尤其是这个叫李颜的家伙!
按刘老师以往的经验,每天上课也就是给一些题目训练,讲讲解题思路,然后大家讨论一下解题细节——往往四个人里总有那么一个答不出来,加上一个回答不完整的,这很正常,题目难度摆在那,有时候一时没想到嘛。
这也就是培训的意义,了解自己的短板,掌握更多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要是大家能给出一些不一样的思路,并且就如何优化这个思路展开讨论。
那就已经是让培训组老师欣慰不已的情况了。
然而这次的四个人,研究多思路解题还不算,非要发散思维把具体的问题再抽象化,给出难度更高的新问题反问老师。
邓宇迪是最省心的,他就负责默默解题。
贺子翔喜欢想尽办法给出一个古怪的解答,并寻求优化可能。
赖一宁热衷于把简单题目复杂化,加上更难的限定条件供大家训练。
最麻烦的就是李颜,他总是要把具体题目结合现实情境,抽象总结出泛用性的问题,并不断优化问题本身……
“套路其实是一种工业化成熟化的体现,如果能将某一类型的题目总结出套路与公式来,乃至给出泛用性的通解,意义更为深远。”
这位初二学生如是说。
老师们非常无奈,合着是学生培训老师来了?
李颜提出来的问题,都特么能当一些论文的研究课题了,哪里是在课堂上能解决得了的?
但这群孩子还就能讨论出来个一二三四,甚至真有一种研究课题的感觉了……
李颜很热衷于跟老师们交流手机系统、智能手机软件之类的问题,但这群负责竞赛培训的老师也给不了令他眼前一亮的建议。
华大计算机系的那位年轻的教授助理对此很感兴趣,表示或许可以通过华大教授的人脉,给李颜拉一些相关行业的技术人员认识认识。
李颜表示非常开心,并询问是否提供实验室。
一下把这位助理给问懵逼了。
“这里不缺人才,你虽然非常非常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