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为何清末西方侵略者没有对华夏实施语言侵略?(1 / 2)

【这些简化字经过了很多次改版,逐个逐个字地进行讨论研究确定。】

【最终才形成了我们现代的文化瑰宝,简体字。】

【对于我们而言,简体字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换了一种写法。】

【但是纵观整个历史过程,不难发现,我国文化的根曾经经历过多少惊心动魄、艰难曲折的进化历程。】

【同时,简体字的出现也并不会让大家对繁体字感到陌生。】

【比如我现在创造一个火星文,这个字你可能不会读,但你还是能看懂这句话。】

【这正是华夏文化的独特魅力所在啊!】

此时,弹幕弹出。

“现在还有很多多笔划汉字仍有简化空间,需要简化。”

“繁体字书法好看,但是现实不适用。”

“当人们开始追究繁体字的文化程度时,就代表了简体字的创造目的已经达成。”

“其实,简体字在华夏早就出现过啦。”

“在文盲率近乎为零的今天,要恢复繁体字也不现实。但是也不能完全放弃繁体字,我们还是可以学习了解一下繁体字,让古老的文字语言文化得到传承延续。”

......

嬴政一愣,瞬间就看懂了天幕中这几个字的含义。

于是,他脑袋瞬间生出了几个大大的问号。

“我,秦始皇,打钱?”

“这是何意?”

“为何不是别人打钱?”

“为何朕要打钱?”

“后人为何要创造这个文字?”

正当他陷入沉思之际,李斯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陛下,简体字的优势显而易见。”

“既能降低书写和阅读的难度,且有利于文化传播和教育普及。”

“那么,大秦是否需要再次统一文字呢?”

听到李斯的话,嬴政陷入了沉思。

车同轨、书同文。

这是他统一天下的大势所趋。

在秦统一之前,各诸侯国长期割据,导致语言各异,文字纷呈。

李斯擅长书法,他便将这统一文字的任务交给了李斯。

李斯将大篆删繁就简,整理出一套笔画简洁,字形整齐的文字,称之为秦篆。

他看到秦篆后,颇为满意,于是将其定为官方字体,在全国推行。

当时,人们对小篆的结构还不太熟悉,很难写得称心如意。

于是,李斯与赵高,胡毋等人,用小篆书写了《仓颉篇》,《爰历篇》和《博学篇》等范本,供众人临摹学习。

后来,他多次出巡,所留刻石,皆出自李斯之手。

小篆之韵,当流芳百世。

而今,看到天幕中简单且易懂的文字,他不禁有些心动。

大秦百姓识字者,寥寥无几。

教育普及迫在眉睫。

“既如此,李斯你就将天幕中的简体字记录下来。”

嬴政沉吟道。

“不过,秦篆不可轻废。”

“日常书写,可推广简体字,以求便捷。”

“至于官方场合,仍需沿用秦篆。”

......

永乐年间。

朱棣看着弹幕中提到,简体字在华夏早就出现过,缓缓开口说道:

“确实,简体字在历史中也是出现过的。”

“宋微宗就在石碑上写过,“摹勒立石,以垂无窮”。”

““无”,与后世的写法并无二致,并非繁体的“無”。”

朱瞻基轻笑了一声,补充道:

“人的本性是偷懒嘛,总是想着能简便些。”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作品中,也有着简体字。”

朱棣点了点头,思索片刻后说道:

“繁体字,文言文,是华夏的文化;简体字、白话文,也有其优势。”

“后世的简化字几乎都取自华夏已有文字,也不会失去其原有的字形和本意。”

“只讲文字本身,也只是文化延续的一种工具而已。”

朱棣也同意后世的说法,于是继续开口说道:

“文盲不除,华夏何以复兴?”

“既然简体字乃大势所趋,就在大明也推广简体字吧。”

“当然,华夏古老文字不可废。”

如嬴政和朱棣一样,其余意识到教育普及尤为重要的皇帝,也开始准备推行简体字。

正在这时,下一个视频开始播放。

【为啥清末的时候,西方侵略者没有对咱们实施语言侵略?!】

......

李世民看到标题的瞬间,不由得一愣。

语言入侵?!

然而,他转念一想。

应该是入侵过,但是没有成功吧。

不然后世在简体字推行时期,也不会有人提废除汉字,改用拉丁文或是英文了。

......

【有网友提问,为何在清朝末年,西方侵略者没有对华夏实施语言侵略?】

【并且好多东南亚国家,现在都是在说英语。】

【但朋友,这不是他们想不想的问题,而是他们能不能做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