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胤礽:难道我被父皇熬死了?!(1 / 2)

第章 胤礽:难道我被父皇熬死了?!

【::,康熙成功收复台湾。】

【::,康熙驾崩,皇四子胤禛继位,年号雍正。】

太子胤礽惊讶得张大了嘴巴,倒吸一口凉气,随即双手捂住胸口。

竟然是老四当了皇帝?!

难道是我被父皇熬死了?

胤礽觉得自己真相了,突如其来的打击让他摇摇欲坠,几乎无法站稳。

摆烂吧,这还怎么玩。

康熙心中也是惊疑不定。

太子没有继位,究竟是早逝,还是被废......

康熙的目光扫向胤礽。

胤礽低着头沉默不语,一副恍然失神的样子。

康熙内心也复杂起来。

对于胤礽,自己是真心疼爱。

他与仁孝皇后赫舍里感情甚笃,赫舍里生胤礽时难产去世。

他既伤心皇后早逝,又心疼胤礽连母亲的面都没见过。

当下便决定立胤礽为皇太子,此后更是亲自抚养胤礽。

太子胤礽作为自己殷切期望的继承人,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不仅精通文韬武略,还具备不俗的治国才能。

如果是早逝......

康熙忍不住心中一酸。

早年胤礽不幸出了天花,他连续数十天守在胤礽身边,全心全意看护胤礽。

早朝都没上,直到胤礽平安度过危险期。

胤礽痊愈之后,他还特意去祭太庙,向天下百姓宣告这一喜讯。

连天花这种不治之症,胤礽都扛过来了。

还有什么病痛是不能扛过来的呢?

自己的皇后就早逝了,他们的儿子也是早逝的命运吗?

“小梁子,派几个太医常驻毓庆宫。”

“再去清点一下库房,人参什么的补品也一并送去。”

当然还有可能是被废。

康熙眼睛微眯。

罢了,反正自己在位时间长,胤礽就算是造反也动摇不了自己。

“再派些可靠之人去毓庆宫照顾太子起居,如有异常随时汇报。”

梁九功甩了甩手中的拂尘,拱手应下。

伺候康熙多年的梁九功,自然懂这句话的意思。

“喳,奴才遵旨。”

朝堂上的大臣此刻都面面相觑。

太子深受皇帝喜爱,且母族显赫。

为何是四皇子登基了?

莫非是皇上另立新君?

自古以来,大臣们关于皇子继位问题的站队,就是一场豪赌。

站对了,泼天富贵,封侯拜相。

站错了,轻则被贬,重则株连九族。

这会儿不少支持太子继位的大臣心里都暗自动摇。

天幕既已曝光了未来四皇子会登基,他们何不早点站队。

【::,弘历继位,年号乾隆。】

【康熙至乾隆,是华夏封建朝代最后一个盛世,史称“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

听到“康乾盛世”的乾隆一脸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哈哈哈,康乾盛世,不负我大清三代人的努力啊!”

以往的盛世往往只能持续几十年。

即便是“永宣盛世”,经永乐、洪熙、宣德三代人的励精图治,才七八十年的繁盛局面。

“康乾盛世”少说也能持续一百多年。

哪个朝代能比得上我大清朝。

乾隆的笑声洪亮又爽朗,在整个朝堂回荡。

和珅眼见龙心大悦,源源不断的马屁扑面而来:

“如今天下河清海晏,百姓生活富足,这可都是陛下的功劳。”

“陛下实乃大清之福!”

“陛下功德堪比秦始皇,必会被后人称为“千古一帝”!”

乾隆乐不可支。

“哈哈哈......还是爱卿深得朕心啊。”

【对外收复台湾击退沙俄,可惜对内却闭关锁国。】

什么叫“对内却闭关锁国”。

乾隆对这个评价嗤之以鼻。

雍正时期,大清发生多起传教士教会冲突事件,甚至有的地方还出现了驱逐传教士的情况。

不少官员认为基督教的教义会扰乱大清的社会秩序。

西方自由开放的文化,与大清传统的思想对立。

他限制百姓和外国交流,防止百姓潜移默化地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

百姓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后,会加剧国内的反清复明浪潮。

这会影响到大清的统治。

早年间法兰西君主路易十六和他有过书信往来。

近日他得知,路易十六被普通民众处决。

一个国家的君主,百姓怎么敢以下犯上啊!

他更加坚定了闭关锁国的政策,严厉控制百姓,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

西方都是些奇技淫巧,能有什么是需要他在意的!

他闭关锁国,保大清万世基业,有什么错!

和珅瞧着乾隆面色不虞,上前安抚道:

“陛下不必忧心。”

“秦始皇残暴,汉武帝穷兵黩武,也不妨碍后世评价“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