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疑云重重,黑暗中的博弈(1 / 1)

天微微亮,营地被薄雾笼罩,仿佛也在掩饰着暗流涌动的危机。我依旧没有合眼,心中盘算着昨夜东吴的行动。那些痕迹虽已消失在林间,但它们像一根刺,扎在我对局势的推测中,难以释怀。

“主公早已料到此局的复杂,偏偏还是如此从容。”我暗自叹道,随即整理好衣衫,步入主帐。

曹操正坐于书案后,面前是一封刚送到的加急信笺。他的神色依旧如常,但眉梢微蹙,显然心事重重。

“王墨,昨夜你们探查有成,此刻更有东吴新的使者抵达。”曹操抬眼看我,指了指书案上的信,“他们以江东太夫人之名,再次重申议和意向,还附上厚礼。这次,你怎么看?”

我接过信笺快速浏览,内容与先前的议和信相似,但多了一些细节。礼单上的珍宝,足以让人心动,可正因如此,这封信显得更具诱惑性,也更具危险。

“主公,这封信更像是一种心理战术。”我不疾不徐地说,“他们试图用金银珠宝麻痹我们的戒备,但这恰恰说明,他们隐藏了更大的图谋。”

曹操露出一丝赞许的笑意:“你果然看得通透。那么,你认为下一步该如何应对?”

“我有两个建议。”我答道,“其一,我们表面接受议和,但要求在我军指定的地点举行会谈,这样可以反制他们的主场优势;其二,暗中加强防备,同时设法引出他们的真正目的。”

曹操微微颔首:“好,此事就交由你全权负责。东吴的使者正在偏帐等候,你亲自接待,看看能否试探出些线索。”

偏帐内,东吴使者是一名中年男子,衣着华贵,举止优雅。他见到我,略显诧异:“敢问这位便是曹丞相倚重的王先生?”

“正是。”我拱手一礼,“阁下远道而来,有失远迎,还请见谅。”

男子微笑颔首:“鄙人孙忠,乃东吴太夫人的近臣,此次奉命前来,诚邀贵方以江东子民为念,化干戈为玉帛。”

言语中滴水不漏,似乎真怀有和平之意。但我敏锐地察觉到,他的目光时不时打量着营帐四周,显然不仅仅是来传达议和。

“孙忠先生一番好意,我等自是领受。不过此间战事方歇,局势未稳,若贸然会谈,恐引外界非议。不如商定一处偏僻之地,由双方少量随从随行,如何?”

孙忠微微一愣,随即点头:“王先生果然思虑周全,容我回禀主公后再定。”

我面上笑容不变,心中却对这人提起了十二分警惕。他的表现过于圆滑,丝毫不流露情绪。若非训练有素,便是本就心怀叵测。

送走孙忠后,我第一时间将情况向曹操汇报。曹操听后,若有所思地敲击着桌案。

“王墨,这场会谈,你打算如何布置?”

“主公,属下建议将会谈地点定在偏北山丘。”我在地图上指了一个位置,“这里地势开阔,我们易守难攻,且可预先埋伏人手,防止对方突袭。”

曹操满意地点点头:“此计甚妙,但需全力以赴。此事非同小可,不容有失。”

两日后,会谈如期而至。我与孙忠各带一小队人马,在偏北山丘的开阔地带搭建了简易帐篷。双方一番寒暄后,正式展开对话。

“王先生,”孙忠端起茶盏,悠然开口,“江东一心为和,愿以诚心换得平安。主公更言,若曹丞相能撤兵,我江东愿附上三州之地,以示诚意。”

我不动声色地笑道:“孙忠先生,贵主真有如此诚意,为何昨日却在我军周边派遣斥候,意图探查虚实?”

孙忠微微一滞,但很快恢复从容:“王先生所言,恐怕是误会。我方确有部分士兵不听命令,擅自行动,已受到惩戒。”

“是吗?”我目光锐利,直视他的眼睛,“但据我所知,贵军并未撤回探查之人,而是派出了更多的部队在周边游走。这些人,难道也是‘不听命令’?”

孙忠的手微微一抖,茶盏中的茶水轻轻溅出一滴。他的表情依旧镇定,但额头却冒出了一层薄汗。

“王先生过虑了。”他干笑道,“这些小事,不必伤了两军之和。”

我冷冷一笑:“既然是小事,为何不明说?孙忠先生,贵军的诚意究竟有多少,还需时间验证。”

会谈虽未达成实质性成果,但却让我更加确定,东吴的议和只是障眼法。他们在掩饰一场更大的阴谋。

夜晚,我在营帐中整理当天的笔记,试图将东吴的种种行动串联成完整的逻辑。突然,帐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王先生,大事不好!”一名斥候匆匆跑进来,神色惊慌,“东吴的主力部队正向我们营地逼近!”

我霍然起身:“什么时候的事?”

“刚刚探子来报,对方行动隐秘,但规模不小,约有万余人!”

“立刻禀报主公,同时召集所有将领商议!”我迅速下令,心中已掀起滔天巨浪。

东吴这一手,藏得比我预想得更深。他们从议和到突袭,设计得环环相扣,而我,却没能完全看穿这张网。

乱世如棋,局中人无从逃脱。而这一局,我是否还有胜算?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