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建筑奥秘温暖的时光(1 / 1)

安庆的异乡人 朱2 912 字 1个月前

第一节,建筑梦之梦

端午节的余韵刚刚散去,工人们便陆续回到了工地,原本静谧的地方又热闹起来,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彼时,新的《建筑法》尚在酝酿之中,建筑市场如那变幻莫测的“谷雨”时节,时而是骄阳似火的夏日,充满了蓬勃的机会;时而又似寒风凛冽的冬日,残酷得让人迷茫,整个行业被混沌的迷雾笼罩着。人们翘首以盼,如同冬日里渴望春天的孩童。在那个非凡的特殊时期,邓公开启了“南巡”视察,如同一股温暖而强劲的春风,吹进了各行各业,人们都对新的生机充满了无限憧憬。

工地上,炽热的阳光倾洒而下,将地面烤得发烫。扬起的尘土肆意飞舞,空气混浊不堪,夹杂着水泥、沙石和汗水混合的刺鼻味道。一台造型奇特的仪器立在破碎的砖瓦之间,它那细长的三条腿支撑着绿色的头部,神秘地左右前后的旋转着,蓝色的镜头犹如深邃的眼眸,不时射出神秘的绿光。似乎在探寻着这片土地下隐藏的秘密。

从《安徽建筑学校》刚分配的胡技术员,是个二十五六岁的青年,身材瘦削,面容白净,大眼睛透着机灵劲儿。他悄悄躲在那个三只脚的仪器后面,微微闭起一只眼,全神贯注地盯着我手中黄色的标杆,那专注的神情仿佛置身在无人的世界里。时间都在这一刻凝固。过了几分钟后,便用他那纤细的手向我打着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停止等手势,然后低头在本子上快速的书写着。我手握黄色的测绘杆,额头汗珠不断渗出,顺着脸颊滑落,滴在满是尘土的地面。每次的测绘,我们俩都配合得很默契,仿佛心有灵犀,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能相互准确地传达。测量结束后,我背着那三只脚的仪器来到他的办公室。一进门,就看到他书柜里立着一排排外皮颜色各异的书籍。那些书对我充满了无尽的好奇,其中一本淡蓝色封面的《施工图与预概算》特别引人注目,我目光像被磁石吸引着,难以挪开。我不禁的心想,这个柜子里面到底藏着多少建筑的奥秘啊?。胡技术员看我盯着那本书、手欲动的神情,就笑着问我:“你喜欢那本书吗?想学这方面的知识吧?”我连忙点头:“嗯,我想学建筑基本知识,你能把它借给我好吗?”“可以,你先拿去看,不懂再来问我,这里有好多书咧,只要你愿意学就行。”胡技术员说着,拿起钥匙打开了柜门,把那本珍贵的书递给我。

我如获至宝般捧着书回到了宿舍,从此,这本书便成了我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书中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隐形工程的施工等内容吸引着我,在卫生间、午休时刻,或是寂静的深夜,它都一直陪伴在我身边。特别是那最后一章的“工程预决算”,我反复研读,就像穷疯了的人在急不可耐地挖掘着一座宝藏,每一个字都像璀璨的明珠,引领着我走进建筑知识那奇妙的世界,它在我心中埋下了建筑梦想的种子。

我心想,如果建筑市场要放开,那需要多少个像胡技术员这样的人才呀!我要是学会了,也能坐在办公室喝着小茶、吹吹电扇、写写画画,不用汗流浃背地抬着预制板上七层楼,也不用玉环在那人蚊大战中帮我洗那个发了酸臭味的衣服。

很快又到了七月十五,这天晚上,月光如水银般倾泻到地面上,洁白的月光宛如散发着光芒的银纱,仿佛用手能轻轻捧起。二老板喊道:“胡汉三,把这份报表发给每个人,让他们都填好,明天交我。”

我接过报表一看,原来是一份外地流动人口登记表。几天后,我的手中就多了一个紫红色的小本本。那时,我还天真地以为自己拥有了安庆市的户口本,心中不禁美滋滋的。如获至宝般将它揣在内衣胸口袋里,仿佛那是一份珍贵的宝贝。

工地二老板是我好同伴杨明的师傅,他如同生产队长一样,负责施工现场,每日安排施工进度,并分配我们的工种。

“胡汉三,你今天和杨明两人跟着杨师傅、胡师傅一起到孝肃路去干活。”有杨明与我一同前去,我很是乐意,他是我最为亲密的伙伴。

很快到了工地,我还是拌泥,杨明还是递泥桶,我们盖的是机床厂程书记家的小厨房。

这里干活颇为轻松,程太太每日给我们每人发放两包“丰收牌”香烟,每次总是说道:“我们家那嘎子程晨从乡下刚回来,还没安顿好呢,房子住不下,就把灶台搬到院头了——,烦劳各位师傅啦。”每日中餐总有肉和素菜相互搭配,翻着样的炒制。尤其是那肉丁炒腐乳干,瘦肉的清香、毛豆的清脆、豆乳干的香臭之味,令我终身难忘。

晚上回到工地,我将那两包香烟塞给了二老板。每日我都能前往孝肃路的工地,都能吃到比食堂更好的伙食。

在这些平凡又充满温暖的日子里,我在建筑工地上努力着,怀揣着对建筑知识的渴望,感受着身边人的善良与温暖。这些点滴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点缀着我的生活,也让我在追逐建筑梦想的道路上更加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