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讲完这些内容,台下的同学们都皱着眉头思考,似乎觉得老虎说得颇有道理。
老虎心里暗暗振奋,当老师的感觉就这么好么?
想到这里,灵光乍现,似乎怕自己突然想到的思路过一会就忘了,毕竟有些东西没有写在教案上。
老虎于是开口道:“同学们,就像我刚才所说的,古人因为搞创作,无论书写,还是作画,通常都需要胸有成竹,不浪费书简,笔墨纸砚这些材料,所以呢,这里其实就有一个问题。”
老虎这话一开口,台下的同学们好奇心都被吊了起来,邓子伦情不自禁得问道:“什么问题?”
老虎神秘一笑,“咱们现代人认为的通假字现象真的存在么?”
老虎这么一问,台下的同学们都懵了,是啊,这么一解释,似乎通假字的说法就不合理了。
老虎继续讲道:“那么咱们排除掉通假字,来举个例子。比方说大家小时候都学过论语吧?谁还记得里面有关通假字的内容?”
邓子伦晃了晃脑袋,背诵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老师,通假字说的就是不亦说乎,这个说字作悦字解。”
老虎点了点头,“对,按通假字来说,学东西,并且每天温习功课,不也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么?同学们,我问问你们,有多少同学小时候上学读书,觉得每天写功课是一件愉悦的事?”
老虎这么一问,同学们都脸色大变,其中一名学生说道:“对啊,学习哪是什么愉悦的事情?我都是从小我爸妈逼着我学,没少因为学习的事挨揍。”
这名学生话落,其他同学笑成一片。
老虎点了点头,“没错,学习的过程并不是愉悦的,这应该是大部分人的体验。只有少部分天才和学霸,他们才会从学习的过程中收获到愉悦的情绪。所以这句话这样解释,其实是不恰当的。
这句话真正的解释,应该是学习的过程就需要通过不断的温习,练习才能够真正的掌握,这是一个基本道理,这个基本道理,不应该说出来告诉所有学习的人么?”
同学们都点了点头,邓子伦说道:“没错,老师,我感觉你这个解释才比较合理。学习可能会让有的人觉得享受,但也有的人觉得痛苦,享受的人他们学东西快,也不需要常常复习,自然体会不到这种痛苦,但是大部分人学习效率没那么高,就得通过不断的练习。
把这个道理说出来,让大家意识到只有这样才能学到东西,比啥都强。大家又不是不能吃苦。”
老虎向邓子伦投向赞赏的目光,点了点头,“没错。那么接下来,有朋自远方来来,不亦乐乎,也就可以顺理成章的不用解释为是一件快乐的事了。这也就能回到孔夫子真正的初心了。
懂一些历史的同学可能都知道,孔夫子是在周朝灭亡后,礼乐崩坏这样的历史环境中应运而出,乐这个字做快乐的乐解释也不符合当时的历史背景。
所以这个乐就是礼乐的乐。结合这种背景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就是说,孔夫子比较崇尚人们尊崇礼乐制度,当远方的朋友来,说的应该是其他国家来出使的盟友,来到我们国家,我们国家就应该用对应的礼乐制度招待对方。
也就是说,这句话其实表达的是,对待友方客人,咱们要尽地主之谊的意思。”
老虎说完,同学们都目光瞬间崇敬了起来,邓子伦不禁感叹道:“老师,您这样一解释,氛围感拉满了。这句话包含的道理,瞬间高大上了起来。”
老虎又开心得笑了,“孺子可教也。最后一句还用说么?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要不小邓同学你来解释下?”
邓子伦于是站起来点了点头,“人不知而不愠,就是说,人虽然无知,但不会因为一些事物信息的出现超出自己的认知,颠覆自己的想法观点,就产生恼怒的情绪急于反驳质疑,这样的人已经具备了君子的素质。老师,您是不是在点我?”
老虎的眼神瞬间怪异了起来,我去,我还没想到这个解释。我想说的是,人不会因为别人嘲笑自己无知而生气。当然,这个心里话他可不会说出来。
想到这里,伸手示意邓子伦坐下,“呃,这可不是老师点你。你看,这句话是孔夫子说的,不是老师说的。对于这句话的理解,也是你自己理解到位自己想到的,对吧?不过老师得夸你,你解释的非常好。同学们,为邓子伦同学精彩的解释鼓鼓掌。”
于是在座的学生们都鼓起了掌,搞得邓子伦一时有些不好意思。
老虎回过头看了看黑板后,继续讲道:“咱们回到前面的内容继续讲解。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然后下一句,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同学们咱们现在来看,这两句是不是经过前面的解析后,就很容易理解了?
无名天地之始,在天地最开始的时候,是没有任何信息和概念的。当经过了概念的设计,修改,和确定后,才有了常名,也就是有了万物设计的思路概念。也就是有名万物之母。
万物都是经过了概念设计好以后,然后把这些信息具象化出来,于是就有了宇宙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