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谁家好人冬天六点起床啊?(1 / 2)

道理杨凡都懂,但让他把所有的收益全都拿出来给村里人平分,他不愿意。

让全村人实现共同富裕是村长该干的事情,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穿越者,还没有那么高尚的情操。

再者,炒制五香花生并不是多么高深的技术,一旦传扬开来,让有心人掌握的话,人家很有可能会直接把技术拿出去卖。

到时候村里还能不能赚到现在的价格都是一个未知数,更遑论是共同富裕了。

最关键的还是有限的资金只有集中起来才能发展新的项目。

这也是国家在改开前期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原因。

只有项目多了,民众的选择才会增多,赚钱的机会才会增多,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

只不过这些话目前还未从官方进行公布,他就算是说了家人们也理解不了。

“爹,娘,我知道你们是怎么考虑的,但是我也有我的考虑。”

杨凡说完稍微沉吟了一下,像是在思考,而后下定了某种决心一般。

“那就按我之前说的,咱们先以这种价格售卖两年,两年后我会把技术无偿地贡献给村里,咋样?”

两年之后改开也就开始了,杨凡手里也有了足够的资金,完全可以开启新的项目。

“行,那就按你说的办吧。”

打开了心结,杨爱国和高素琴紧皱的眉头这才舒展了开来,开始按照杨凡的安排准备起东西来。

前期的技术保密工作还是要做到位的,至少作料的配比就是关键技术,这两年里必须牢牢地握在手中。

当天下午,杨家四口只是炒了两百斤的五香花生,剩下的时间则是去准备了大量的作料。

趁着天黑,杨凡把作料按比例放到一块,然后全都磨成了粉,装进了布袋中。

第二天一早,杨国华就找到了还在被窝里躺着的杨凡。

“这都几点了还在被窝里躺着呢,快点起来,你要的东西我都准备好了。”

睡得迷迷瞪瞪的杨凡,眯着眼睛看了一眼杨国华,问道:“叔,几点了?”

“都快六点了。”

一听还没六点,杨凡想死的心都有了。

眼瞅着活干完了就该猫冬了,谁家好人六点就起床啊。

简直造孽。

“时间还早,让我再睡会。”

“睡个屁,信不信我拿笤帚疙瘩抽你。”

杨凡闻言只能无奈地起床穿衣服,一番简单的洗漱后,早饭都没让吃就被拉到了大队部。

此刻大队部里已经支起了十口大铁锅,锅里铺了一层雪白的盐。

“花生米我也让人运来了,就在屋里,人我也安排好了,接下来就看你的了。”

杨凡点了点头,把肩膀上扛着的布袋放到脚边,开始挨个锅里倒入佐料。

“来,诸位,把盐和作料和匀了。”

在场的几个人应该是已经听过杨国华的交代,对杨凡的话没有任何的质疑,直接拿着铁铲就搅和了起来。

几分钟后,作料和盐已经完全和匀,杨凡又下达了新的命令。

“生火,温度控制在……”

刚想说出具体温度,杨凡突然意识到眼下并没有直接检测温度的工具,当即转换了话头。

“看到盐的颜色没,微微泛黄了就撤火,保温就行了。”

十多个人按照杨凡的话开始操作。

只是不知道他们没有杨凡心细还是没有杨凡动手能力强,这才刚开始有两口锅里就传出了作料烧焦的糊味。

“别着急,把盐筛出来重新炒。”

两个管锅的村民脸上写满了忐忑,原以为会挨一顿批,没想到杨凡却轻描淡写地下达了新的指令。

放下心来的村民急忙按照杨凡的要求重新操作了起来。

很快十口锅里的温度已经达标,杨凡亲自检查了一遍确定没有问题之后,这才让人把花生倒进锅里。

“这个过程要轻但还要快,要保证每一粒花生都能够受热均匀。”

听着杨凡的话,管锅的村民手头却没有丝毫的停顿。

作为老农民,对于铁锹的熟悉程度就跟熟悉自己的双手一样。

就见十口大锅里十把铁锹上下翻飞,没过多久,大队部的院子里就弥漫上一层馥郁的香味。

“好了,把花生筛出来,盐继续放进锅里接着用就行。”

用时一个小时的时间,杨凡就把炒制五香花生的技术交给了这十个村民。

当第一锅花生米炒出来后,杨凡尝了一下,味道虽然差了一点,但没有大毛病,绝对满足供销社的需求。

“叔,质量没问题,可以交到供销社了。”

听到杨凡给出肯定的回答,杨国华的脸上顿时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村里一下子增加了这么多的收入,咋能不开心嘛。

“那炒出来的花生什么时候给供销社送去?”

杨国华已经迫不及待了,恨不得现在就把还热乎的花生送到供销社去换成票和钱。

“别着急啊,今天我去市里给供销社捎个信,他们明天就能派车过来拉。”

一听杨凡这话,杨国华脸上不由的露出一抹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