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咱是大明皇帝,咱要摊牌了?!(1 / 2)

众大臣都是官场老狐狸,

听到圣上提到“教读也顺便跟着一起去吧!”

立刻领会出其中的意思——这差事少了谁,都不能少了林御史。

朱棣更是直接扭头看向大殿后方,寻找林豪的位置,

父皇对林御史的恩宠真是无人能及,

这镇国神器之事,

与他毫无干系,

却硬生生要让他参与进来,

当年詹徽最为盛宠的时候,

都比不过现在的林御史,

孤主动与他结下善缘,真乃明智之举,

朱棣瞄了一眼林豪之后,便收回目光,继续保持恭谨的站姿。

朱棡更是敏锐地察觉到了,

一丝不同寻常之处,

父皇从来不会无端宠信一个人,

可他对林御史的恩宠,

却根本没有任何原由可循,

那只有一个可能——林御史一直在秘密地为父皇办事,而且办得密不透风,

如此看来,林御史对父皇的一些决策,有很大的影响力。

他在锦衣卫也有兼差,

父皇一定是要把他培养成下一个蒋瓛,

不过此子品行忠直,绝对不会步蒋瓛的后尘,

孤一定要再大力笼络,

想定主意的朱棡,微微地点了点头。

这时朱元璋再度开口说道,

“周王朱橚心思细腻,他在京中待着,正好也没其他差事,就让他也参与吧。”

“没其他的事了,退朝吧!”

朱元璋料定他让老五参办的决定,一定会有反对的声音,

索性直接宣布退朝,不给反对的人任何机会,

他站起身径直走下御台,往殿后走去。

随侍太监慢了半拍才唱礼退朝,

朱棡、朱棣都瞪大了眼睛,面面相觑,

现在想反对也没机会了,父皇都走了,

他们只得先跟着众臣行礼退朝,

再到御书房去“规劝父皇,收回成命”。

······

离早朝散去不到两刻钟,

御书房门口,

面对求见父皇无果,而面露不豫之色的晋王和燕王,

太孙朱允炆只得苦口婆心地劝解,

“王叔,任何人不得打扰,真的是皇爷爷的本意,”

“侄儿真的没有故意不让你们拜见皇爷爷。”

朱棡冷哼一声,

“父皇怎么可能会不见我们?孤乃父皇嫡长,”

“定是有人从中作梗。”

懿文太子已逝,秦王被废,

现在晋王按照顺位已成朱元璋的嫡长子,

他搬出自己身份,来表达对侄儿朱允炆拦着他们的不满,

朱棣说话更是直接,

“有些人都没当皇帝呢?就已经隔绝中外了!”

“要是当了皇帝,还有我们的活路?”

“三哥,我看我还是直接回老家守皇陵算了!”

“老四,我和你一起去!”朱棡马上附和说道,

晋王、燕王面色严肃,王者气势十足,

这几日为了朵颜部的事,

在藩地里呼风唤雨的两位王爷,争抢得昏天暗地,

心里都憋着气,

现在二王已经清清楚楚,这事没个结果,

根本原因在于父皇,他们兄弟再争破头都没用。

于是在过来的路上他们已经把话说开,放下分歧,

准备一起找父皇摊牌,

问他老人家究竟如何打算。

结果到了御书房门口,

却被内侍和太孙拦在外面,

求见不得的二王,本就是急脾气,

直接以叔王的身份,对着侄儿言语发泄着不满。

这时,两名内侍手捧着图纸跑入院内,

朝着三位正在争论的主子匆匆行礼,

就自顾自地跑进了书房,

军器局已经拓印好了神器的图纸,

他们奉命全程监督,再把原图带回到皇爷面前。

旋即,小福子带着在屋内随侍的所有宫女太监走了出来,

他面露尴尬地朝三位主子躬身行礼,

“太孙、两位王爷,皇爷有口谕!”

三人赶忙躬身,齐声道,

“儿臣(臣孙)听旨!”

小福子轻咳一声,用他那尖利的嗓音念道,

“皇爷口谕,”

“他们吵什么吵?你叫他们几个给咱安静点,”

“老三、老四这么事都办好了?没办好还在这里杵着干嘛?赶紧去办差,”

“让允炆马上进来。”

“钦此!”

“主子,皇爷的口谕说完了!”

朱棡和朱棣被父皇的口谕训斥了一通,面子尽失,

只能说,京城里不比藩地,

他们位份再尊贵,上面还有一个人永远压着。

“儿臣领旨!”二王脸色青红地离去。

朱允炆转入步入空荡的书房,走到内间,

见皇爷爷拿着笔在纸上涂涂写写着什么,

未及行礼,

就听皇爷爷就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