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射击训练(1 / 2)

因为有几个第一次摸枪的新人,考虑到安全,队长没有把子弹发下来。

跟在父亲身后,沈国平来到村里小学北面的东四晌地,前不久收割完的这片地里,一捆捆的苞米杆子整齐的排成排,横着放在垄台上,每捆之间隔着大约半米远。

看着这些苞米杆子,沈国平隐隐觉得手掌心疼,这次秋收他负责割地,这个看似难度没多大的活儿,干起来那叫一个累,最开始,他一个人一把镰刀,一上午割出来的苞米根本供不上后面扒苞米的两个人。

这种尴尬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一个星期后,他的身体走出酸痛期,整个人也从生手开始入门,效率提高,这才勉强能够供应上后面两个扒苞米的。

“就这儿了,来,每个人都过来领子弹。”

队长一声令下,众人排着队从他手中拿过子弹,每人三十发。

沈国平拿过子弹,回到老爹身边。

沈连宝开始教他怎么上子弹。

“先把子弹一个一个按到这个夹子上,你看,只要将子弹后面的这个凹壳对准,往下一推,子弹就被夹住了。”

沈国平在老爹的教导下,一发一发的将子弹安在桥夹里,十发子弹安装完毕,他开始进行下一步。

“拉开枪栓,把长条夹塞进这个地方固定,然后按住上面的子弹,用力按下去。”

随着老爹的演示,沈国平将子弹装进五六式半自动的弹匣里,拔出桥夹,再拉动枪栓,使其复位。

“注意了,现在的枪上了子弹,就要小心点,枪口不能对着人,你看,枪的保险在这个扳机的上边,只要将它扳下来,就像这样,这枪就可以射击了。”

在老爹沈连宝一步一步的耐心指导下,沈国平将开枪的准备过程全部完成,此时他手里的枪保险还没有打开,这是老爹的吩咐。

“你是第一次开枪,所以还是先试试卧倒射击。”

沈国平听话的趴在地上,将枪架在面前的一捆苞米杆子上面。

“这是瞄准器,上面有标尺,可以根据尺寸对照目标距离,不过大多数时候,这东西都没啥用,开枪能不能打中,全凭借练的多少,有了感觉后,才能让子弹打中标靶。”

这次训练的标靶是用苞米杆子做成的假人,假人胸口有一张画着圆圈的靶纸,这靶纸还是公社发下来的。

按照老爹的教导,沈国平将枪托抵在肩膀处,左眼闭起来,右眼瞄准,深吸一口气,放开保险,扣动扳机。

砰!

子弹从枪口飞射而出的时候,沈国平只感觉自己的右肩膀被枪托狠狠地撞了一下,连带着身体都抖了一下。

“继续!”

沈连宝出声,沈国平继续扣动扳机。

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

沈国平一口气将弹匣里剩余的九发子弹都打光,沈连宝又叫他换个射击姿势。

闻着淡淡的火药味,沈国平心里越发兴奋起来,他不仅将自己的三十发子弹,全都打光,就连沈老爹沈连宝的三十发子弹也都打完了。

“怎么样?这下过瘾了吧?”

沈连宝看着大儿子脸上的笑容,心里也挺高兴,自从大儿子没考上高中后,心情一直都不好,加上秋收又累了一下子,脸上始终看不到笑容,直到今天。

作为传统式的父亲,沈连宝可不会因为儿子处于烦恼中跟他谈心,而是会默默地想办法,解开儿子的心结,或者转移注意力,父子间不善沟通,这是华夏式特色的父子关系。

“过瘾了,爹,我要是还想练枪,该怎么办?”

见儿子对练枪感兴趣,沈连宝想了一下,道:“村里的枪轻易不能动,这样吧,我记得你三爷家里有一把枪,是他当年退伍回来的时候带回来的,下午我去问问,看看能不能给你借出来。”

沈国平的三爷是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退伍后回到老家,他是一个性格比较孤僻的人,一辈子也没结婚,住在距离金岗村十几里地之外的一个村子里,那边也有沈家人,可老爷子从不跟这些亲戚来往,反而对不住在同一个村子的沈连宝亲近一点。

这个其实跟沈连宝为人孝顺,且性格大方,喜欢交朋好友有关系。

“不过练枪的话,需要子弹,待会儿回家,你跟你娘说一声,让她给你拿点钱,然后去找队长买点子弹。”

听说要花钱买子弹,沈国平犹豫了,他们家的条件很一般,在这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金岗村一二队里,按照生活水平排行的话,只能排到中游。

虽说不至于吃不上饭,但是想要赚点钱也并不太容易。

沈连宝早些年学过瓦匠的手艺,因为师傅的手艺糙,他的手艺自然也精细不了,只能做些砌墙盖房的活儿,而这年代,因为还没有分产到户,壮劳力轻易出不得村,除了在十里八乡偶尔能接到点盖房子的活之外,根本没有赚钱的渠道。

相比起沈连宝,老娘叶淑玲更能赚钱,因为她年轻的时候,学习过裁剪制衣,在附近的几个村子里颇有名气,主要还是做衣服的能力强,所以家里的事情大都是她说了算,钱也都在她的兜里。

看出大儿子的犹豫,沈连宝道:“没事,你省着点,花不了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