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叹气,他知道莫问是个难得的神童,一般大人也没他聪明。
可他始终还是对一个八岁娃娃不抱有多大期望。
“小医师,不知能否等李某些时日,只要李某能有钱财可以抽出,必定第一个交给你。”
“等等,你说河北大旱,官员上奏粮仓无粮,你怎么知道的?”
莫问突然想起来一些事,官员上奏,他老李是怎么得到消息的?
“额~我,我家中族叔在朝中任职,今日陛下开了朝会,满堂文武竟没有一个好的赈灾方案,陛下愁苦,我叔父退朝后与我诉苦,今年赋税还没收齐,国库空虚,如何有钱赈灾?”李世民反应也快,随口编了个谎言。
“原来如此。”莫问也没怀疑,跟李世民详细问了问具体的情况。
伸手挠挠头,“你容我想想。”
河北大旱,余粮还有一个月。
山东两个月没下雨,但是起码没有饥荒。
山东先放一放,那河北那边怎么办?
现在最重要的是想办法从河北找到粮食,可以省去大半运输时间,更省去运输损耗。
首先放弃周边粮仓支援,派人过去运粮,人吃马嚼的,损耗都得不少,更何况中间那半个月的时间差。
等粮食送到恐怕已经人吃人了。
那么,现在河北有粮食吗?
肯定有,其他人不知道,莫问可清楚,大唐什么人最有钱?
世家,每个省都有世家存在,不过是大小的问题而已。
河北作为粮食产地之一,不可能没有那种大世家。
怎么让他们把粮食交出来?
抢肯定不行,先不说违不违法,起码不是最上选。
突然,莫问想到了一个人。
汉灵帝刘宏。
卖官鬻爵,这词不好听,做法也不好,但可以最大程度的节省时间。
赈灾就是在抢时间,晚一秒钟赈灾,可能就多死一个人。
可这词确实不好听,特别是李二这种名声不好的,不能再加这种不好听的名头。
怎么改一个词呢?
有了!
莫问眼前一亮,想到一个办法。
不要卖官鬻爵,要为民请命。
首先,颁发皇榜,呼吁世家大族捐粮,捐粮者记大功,赈灾结束后论功行赏。
他们捐不捐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天下人知道,朝廷没粮食支援,只要没人捐赠,或者捐赠者太少,就到了第二步。
大肆宣扬无人捐粮,用最大的力气去破坏世家的那一些名声。
你世家在乎名声,却还想占据利益,哪有那么好的事情。
同时派人秘密前往河北,找到那些大世家,告知他们,捐粮最多的三家,将可以派遣最多三名子弟前往长安任职。
这样一来,为了家族利益,他们都会尽力的多捐粮食。
哪怕捐的少的,也能在日后获得朝廷的赏赐。
并且,赈灾后为他们建一座功德祠。
这种出点粮食就能获利的事,其中利弊,他们自己会算。
哪怕不是捐的最多的,那也能获得一个好名声。
如果第一步就有人捐粮最好,这样可以让大家好看。
如果没有,莫问有的是办法做文章。
这个世界上最多的是什么人?
是穷人,是百姓。
现在这个时代消息闭塞,大多数人是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
那你世家就别想安稳了,你经营数百年的名声,其实还不如那一时的骂名。
后世来的莫问对于谣言的威力很清楚。
你做好事我不管,有一点坏事我给你散播天下。
成本也不高,只要派一些人盯着你,不怕你不犯错。
对付世家,你需要让他们看到利益,派遣家中子弟前往长安,这里可是权力的中心,哪怕是个小县令,也比地方上的权力大。
毕竟宰相门前七品官,这话可不是说说的。
于是,莫问把计划跟李世民说了一遍。
“这…”
李世民很犹豫,这计策好吗?
很好,可有一点,不好听。
说到底,这还是卖官鬻爵。
可话说回来,他李世民不在乎这点骂名了,杀兄囚父,霸占弟媳。
不忠不孝的名都背了,为了河北数十万百姓不被饿死,再加一个又如何。
想到这里,李世民郑重的给莫问行了一礼。
“多谢小医师相助,我李二郎在此,替河北百姓谢过。”
说完,直接躬身拜下。
莫问急忙闪身,躲过这一拜,他怕折寿。
“别,我也是为了自己可以早点时间可以赚钱,没那么伟大。”
“小医师说笑了,你这几句话可以让河北数十万百姓免遭饥荒,这可是天大的功德。若是报于当今陛下,必定是大功一件。”李世民激动不已,如果这次天灾可以平稳度过,那这天下骂自己的声音都会少上许多。
“数十万吗?并不多,与我的偶像一比,不过尔尔。”莫问低头,似乎在自言自语。
“小医师说什么?”李世民没有听清莫问在说什么,只听到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