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流转,到了洪武十九年,沐英决定用坚实的砖石为云南府城筑起一道高高的城墙,这不仅是一道防御的屏障,更是他心中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护。城内,他设立了云南承宣布政使司和都指挥使司,这些衙门如同城市的脉络,管理着地方的大小事务。而他为自己建造的西平侯府,则如同这座城市的心脏,威严而庄重,他居住其中,威风凛凛,成为了云南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沐家世代镇守云南,其威望之高,几乎可与亲王比肩,朝廷对他们的优待,也让百姓们私下里亲切地将黔国公府称为沐王府,这个名字,承载着百姓对沐家的敬爱与信赖。
这一天,沐王府内,黔国公沐天波正坐在书房中,手捧林小风主编的十七年邸报,读得津津有味。这份邸报,如同现代的报纸,内容包罗万象,既有大明朝内外的风云变幻,也有金银铜的兑换率,更有那些引人入胜的野史小说,让人目不暇接。
沐天波的弟弟天泽与天润也坐在一旁,同样被邸报的内容深深吸引。天泽读完一篇野史,拍着胸脯笑道:“这野史写得也太离谱了,什么都敢编!”天润则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那也是没办法的事,当时的史官可能记录得不够详细。你想,如果司马昭真的弑君了,他为什么不直接杀了史官改写历史呢?”
“为什么?”天泽眨巴着眼睛,好奇地问道。
天润嘿嘿一笑,解释道:“不杀史官,顶多就是在史书上留下他弑君的罪名;但如果杀了史官,那正史就难以说清了,野史肯定会满天飞。”
“我听说野史里还写了司马昭在街上……”天润正要继续,却被天波一声厉喝打断:“住口!”他丢下邸报,深吸了几口气,试图将那些乱七八糟的话语从脑海中驱散。
“来来来,喝茶!”天波举起茶杯,一口饮尽,试图平复心情。
众人刚端起茶杯,管家便急匆匆地跑进来报告:“禀沐国公大人,门外有几个自称是锦衣卫的人求见。”
虽然沐天波的爵位是黔国公,但云南的老百姓都习惯叫他沐国公,这个称呼,无论是从碑文还是历史口传中,都能找到它的痕迹。
沐天波一听锦衣卫又来了,心中不禁格登一下,暗自思量:“前脚刚走了一拨,怎么又来了呢?”他忙问:“是不是前面那拨人?不是的话,快请进来!”
管家答道:“不是前面那拨,前面是南京来的,这次是北京来的。”
“快请!”沐边整理衣裳,准备出去迎接。南京来的锦衣卫是太子朱慈烺派来的,而这次北京来的,则是林小风的手下。对于林小风派来的人,沐天波心中更是多了几分敬重。
天泽和天润也不敢怠慢,跟着哥哥一起出去迎接。到了门外,只见六个穿着客商衣服的人站在阳光下,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风貌,皮肤因长期的风吹日晒而显得黝黑泛红。
领头的那位穿着蓝衫短衣,摘下斗笠,抱拳拱手道:“北镇抚司指挥同知宁习孔见过沐国公。”
沐天波打量着宁习孔,同时也在被宁习孔打量着。沐天波虽然身高五尺有余,但并不魁梧,反而略显虚胖,但他的面容清秀,眉清目秀,鼻梁高挺,嘴唇薄而显得文雅,给人一种温文尔雅的感觉。
“锦衣卫指挥同知?”沐天波心中一惊,随即头皮发麻。要知道,这个职位可是仅次于指挥使的大官啊!
验明身份后,沐天波赶紧还礼:“见过王同知,可有陛下的旨意?”这句话问得得体,因为锦衣卫是皇帝的耳目,如果有旨意肯定会带来。
宁习孔微微点头:“只有口谕,没有圣旨,咱们进去详谈吧。”
“好!”众人步行至沐王府正厅,沐天波和宁习孔进去谈话,其他人则留在外面等候。
厅门一关,沐天波立刻跪下:“臣黔国公沐天波公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厅中回荡,显得格外庄重。
宁习孔背着手,挺着胸,目视远方,开始传达皇帝的口谕:“黔国公听着,陛下说:‘云南不能乱,小乱可以,但不能大乱。’”这句话如同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沐天波的心头。
前阵子锦衣卫就来说吾必奎、沙定洲可能要反,但一直没有确凿证据。他哪敢仅凭几句空话就兴师动众呢?只能小心翼翼地防备着。此刻,他心中如同翻涌的江海,波涛汹涌。
“臣领旨!”沐天波回过神来,赶紧领旨起身。两人对坐,气氛凝重。
“沐国公啊,吾必奎真的要反了!”宁习孔开门见山地说。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
沐天波眉头紧锁,沉声道:“可有实证?若有,我即刻召集土司平叛;若无,我也无能为力啊。”他的责任就是稳定云南局势,管理土司。没有确凿的证据,他是不会轻易动兵的。
“有。”宁习孔从怀里掏出一张纸递给沐天波。纸上密密麻麻地写着吾必奎购买粮草、制造箭矢的证据,每一个字都如同一把锋利的刀,刺痛着沐天波的心。
沐天波看完后,宁习孔接着说:“锦衣卫在云南驻守了几个月,根据线报,吾必奎最近购买了大量粮草,还制造了无数箭矢,这肯定是要反的节奏啊!”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