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常见的事情(1 / 2)

许宁的文字流畅而成熟,杜亦熵推测他一定阅读过大量相关领域的文献。除了几处敏感数据被删改外,整篇论文几乎不需要任何改动。

“真是既有才华又肯努力的青年啊,我都觉得不好意思把自己的名字加到作者列表中去了。”

杜亦熵放下手中的笔,摘下眼镜揉了揉眼,感叹自己已不再年轻,体力和精力都在逐年衰退。

与此同时,在图书馆门外。

许宁遇到了赵志德,以及一位看起来稍微年长些、手持牛皮纸文件夹的男人。

“这位是之前提到的技术专家郝大刚先生,也是公司老板的妹夫。”赵志德介绍道,“而这位是我们请来帮忙解决难题的年轻人,许宁。”两人互相点头致意。

在这个时代,“老板的小舅子”还不是一个带有负面含义的标签,它更多意味着这个人是老板的心腹。

“许组员,你好。”郝大刚礼貌地打招呼,同时递给许宁一个文件夹:“这是关于我们风扇叶片的所有信息。如果你觉得可以做,请考虑签合同。”

许宁找了一张长凳坐下来,开始仔细研究起文件里的内容。

“这叶片形状是你自己研发的吗?”他问道。

原以为会看到一些常见的naca标准叶片或者是随便画出来的草图,没想到文件里不仅包含了研发图纸,还有详细的叶片研发过程。

显然,这家公司的技术团队做了充分准备。

“是的,我和我姐夫共同研发的。虽然比国内其他品牌要好,但在噪音方面还是不如富士电机的产品。”郝大刚语气中略带遗憾地说:

“因为我们推出的是全新空调型号,因此风扇也是新研发。一方面我们无法获取富士的具体样本,另一方面,我们也想保持创新而不是简单复制别人的东西。”

许宁边点头边评价道,“你的数学功底真不错。”

尽管这种研发在今天看来可能不是最佳选择,但对于当时大多数只懂得模仿标准模型的企业来说,能够自主开发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过奖了,我只是个中专毕业生而已,不像你们那样接受过高等教育。”郝大刚谦逊地回应。

“别这么说,那时候的中专考试也很难呢。”许宁继续说道,“特别是你这创意,使用贝塞尔曲线来塑造叶片,真的很有独到之处。”

正当两人交谈之际,一旁的赵志德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不太对劲。

“唉,说了这么多也没用,毕竟还是比不上富士电机的技术。虽然心里不愿意承认,但在这样一个小部件上就是赶不上人家。”郝大刚叹气道:“不知道你能否帮我们改进一下?”

随着对话深入,郝大刚对许宁更加尊重了。

“贝塞尔曲线在航空及涡轮机领域应用广泛,但它也有局限性。”许宁分析道:“首先,调整一处会影响整体;其次,在处理圆形等曲线时不够精确,导致叶片表面不够平滑。”

听到这里,郝大刚眼睛一亮:“这么说来,你已经有解决方案了?”

许宁肯定地点点头,然后转向赵志德说:“老吴,准备签约吧。”

许宁其实是个转包商,不过这件事得到了甲方的认可。郝大刚签完合同后,立刻从包里掏出一个牛皮纸信封递给了赵志德。

信封里装的是1000元人民币的现金,在当时可不算少。

赵志德检查了金额,悄悄地抽出了两张百元钞票放进自己口袋,然后把剩下的钱和信封一起给了许宁,这样生意就算谈妥了。

“优化叶片的研发就全靠你们两位了,我们老板非常看重常红空调这个项目,希望你们能够全力以赴。”

郝大刚收拾好文件,站起身来,向两人拱了拱手,显得颇有几分江湖气概。

毕竟,在这个时代,敢于携带大量现金进行交易的人,通常都有些背景。

郝大刚离开后,赵志德卸下肩上的背包递给许宁:“宁哥,大概需要多久?”

“不好说,但估计一个星期左右吧。”许宁接过背包,里面是他这些天常用的笔记本电脑和软盘。

“一个星期?”赵志德惊讶得差点没拿稳背包,幸好许宁及时抓住了背包带,避免了可能发生的损失,“但他们说原来的方案花了两个月才完成呢。”

“他们的基础研发其实挺好的,我只需要使用nurbs技术对风扇叶片的形状和排列做些调整就可以了。”

“nurbs是什么?”赵志德感觉自己好像既没学好数学也没学好语文。

“看来你是没怎么认真听讲啊,这在计算机辅助几何研发研究里都有提到过。”

许宁为适应新角色,特地复习了相关研究,确保不会出错。

“啊!真后悔。”赵志德突然意识到,如果他当初认真学习,或许现在就能挣到五千元,而不是只有一千。

很快,赵志德的美好幻想就被现实泼了一盆冷水。

“别抱太大期望,施导师的课只讲了理论基础,真正的挑战在于实际操作。”许宁拍拍赵志德的肩,轻声安慰道。

对许宁来说,这项工作并不陌生。

很早之前,他就曾为一家名叫常红集团的企业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