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后时代(1 / 2)

1970年的电视内容受限,乏善可陈。

四九城的电视信号,仅能搜到一个电视频道。

即京城电视台,京城电视台后来改名央视,就是后世人们熟知的央妈。

这个时期的节目类型主要包括新闻、文艺表演等。一些经典的作品如京剧《沙家浜》,1970 年 5 月北京电视台就摄制了电视屏幕复制片。还有中国电视公司(中视)的综艺节目《欢乐假期》,于 1970 年 4 月 5 日开播。

小孩子爱看的动画片也有,不过有限。

包括60年代以前制作的各种经典动画片,例如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大闹天宫》;从民间剪纸、皮影戏借鉴发展而来的剪纸动画《渔童》《金色的海螺》;中国第一部重在写意的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中国美术片木偶戏《神笔》等等。

电视上都会重复播放,可能在某个夏天的下午,可能在某个冬日的黄昏,突然就播放了,惹得一群在外戏耍的小孩子,齐齐跑回家里,聚集在电视前。

只能说是可遇不可求。

到了七十年代中,大环境变得宽松,为符合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国家越来越重视文化产业。

逐渐放宽了对电视内容的限制,鼓励发展文化产业,电视及其背后的文化产业才真正迎来崛起。

后世的许多老牌艺人,如皇阿玛唐国蔷,张铁临,甲方乙方的葛尤,女儿国女王朱琳,与国王齐名的绝代佳人龚雪等等等等,都是这一时期出现的。

1975年的《第二个春天》,1977年由唐国蔷主演的《南海风云》,1979年引进的,由古龙小说改编,郑少秋饰演的《楚留香》,再到后来火爆全国的《上海滩》,《大侠霍元甲》,《少林寺》......

从北影厂,八一厂等老牌国有厂商自制剧,到引进香江电影、电视剧,再到合资片,外埠片。

随着时间的推移,电视技术不断发展,电视频道逐渐增多,节目类型也变得更加丰富多样。

人们可以通过电视观看各种类型的节目,包括新闻、电视剧、综艺、体育赛事、纪录片等。同时,高清、智能电视的普及也为观众带来了更好的观看体验。

国家越来越开放,文化产业越来越火热,再然后——

再然后就被一些人给玩儿坏了。

人们宁愿看一群演技拙劣的网红,也不愿看一群自娱自乐的小丑。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华夏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它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

陈泽再一次见证了历史。

虽然这颗卫星会在运行28天后(设计寿命为20天),于1970年5月14日电池耗尽停止发射信号,《东方红》乐曲停止播放,结束了其工作寿命。

但陈泽知道,它会像退休的先驱者,游荡在太空的,继续在空间轨道上运行,直到许多年以后。

它会在未来的几十年看着自己的一个个嫡系后辈,飞上太空,飞离地球,飞上月球。

它将见证华夏航空航天的崛起,见证华夏大地的复兴。

它只是一个开始,一段新历史的开端。

“哇!真的飞起来啦!”

“它不会掉下来吗?”

“不会,人家不是说了,太空没有,没有什么劳什子万,万什么引力。”

“那它会不会看见外星人?”

陈泽家聚集了一大片的人,附近几个院儿的都来了,将陈家挤得是水泄不通。

不少人在看了火箭发射以后,第二天都忍不住和人炫耀。

“你是看得报纸啊?”

“我不一样,我是在电视上看的!”

这样的对话,在街道胡同里不断重复。

仿佛看电视比看报纸使他们更具有优越感。

灵动的画面,清晰地声音,仿佛让他们真的与大领导一般,身临其境。

不过,电视的的确确是个稀罕物,在这个年代的京城也是如此,一条街也不见得能有一台。

京城人也与十几年后的乡下人没什么区别。

自从陈泽家有电视的事情传开以后,每到电视节目开播之前,一整条胡同的老太太,小媳妇都聚集到陈泽家,看电视。

陈泽父母会将电视提前抬出来,放到院子里。

人们吃完饭,早早地搬着小板凳,坐在院子里,盯着黑白电视的信号检测图,等小人儿出来。

电视刚买回来的那几天,周围邻居太过热情,将院子挤得满满的,来得早早地,谁要是来晚了,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陈家人也是被折腾地心烦,纷纷埋怨起陈泽,为什么要买电视。

陈家人都是不爱出风头的,奉行低调做人,但这一个电视却将陈家推上风口浪尖。

不少人都知道陈家深藏不露,不过倒也没招贼,毕竟其他人不知道陈家的钱哪儿来的,东城这片儿的佛爷们(小偷群体)不可能不知道陈老大是谁。

小主,这个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