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1 / 4)

第24章

第二十四章

面对这么一个亦正亦邪的人,徐昭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可是他心里头也明白,陈九娘是一茬星星之火。外头忽然传来响动,二人同时扭头,原是吴应中。他有事要商议,陈皎出去了。

话说要深挖薛大善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时间去谋划。相较而言,把郑县令搞下台则轻松得多。

大狱里的营生就是一条线索,只要把握得好,总能搞掉半数人物。出意外,二者多半是有关联的。

吴应中给陈皎出主意,让她双线并行,一边查薛家,一边查郑县令,如果不因为按照惯例,若商贾要在地方上立足赚钱,肯定需要官家庇护。他到底混迹官场数十年,对里头的门道吃得通透,陈皎采取了他的建议。出公费让他们上柏堂消遣。

她让胡宴找两个机灵点的兵蛋子混入衙门狱卒中打探消息。不仅如此,还胡宴知道她要搞事,积极配合,再无先前的牢骚。当地的狱卒因着有进财的手段,日子过得非常滋润。胡宴差两名行事油滑的兵蛋子去柏堂勾搭狱卒,一位叫李士永,还有一位叫王学华。

李士永年长些,王学华还不到二十。

他生了一张娃娃脸,十四岁入伍,在军营里已经厮混了五年,是蜀地人。因着有前车之鉴,断然不敢接下这差事,说道:

割我鸡又鸟咋办?我还没成亲生崽哩,打死我也不去。“九娘子那个老仙人,这么凶悍的婆娘,百夫长让我去柏堂嫖-妓,万一她会割你鸡又鸟。

胡宴没好气打他的头,也学他的语气道:“你个憨包,公费上柏堂消遣,不王学华半信半疑,"有这等好事,轮得到我?”

胡宴:“甭啰嗦,让你去就去。”

李士永试探问:“百夫长让我们接触狱卒,有何门道儿?”马来,你们若能立功,往后少不了好处。

胡宴朝二人招手,两人探头过去,他严肃道:“九娘子要把当地的县令拉下王学华狐疑问:“当真有好处?”

出,哪有白跑一趟的道理?

胡宴斜睨他,"我哄你作甚?”又道,“九娘子有的是钱,你们的粮饷都是她我上刀山下火海都行!

此话一出,王学华的眼睛亮了,搓手道:“只要有油水捞,别说去柏堂,让李士永拍他的脑袋,“出息!”

婆娘生崽呢,得攒钱讨婆娘。

王学华:“李老大莫要敲我脑袋,敲傻了以后连媳妇儿都讨不到,我还没讨这话把两人逗笑了。

胡宴跟他们唠了好一阵儿,二人连连点头。

接了差事后,两人专门盯平时喜欢上柏堂消遣的狱卒,总算寻到了结识的机会。

狱卒黄五郎是个老光棍,四十多的年纪,在柏堂里有个相好的,经常流连于此。

进相好的朱三娘手里了。

原本狱卒没有俸钱,因着一点人脉,让他捡了肥差,分下来的油水尽数砸李士永两人故意找朱三娘的茬儿,引出黄五郎来调解。把事情平下。

那黄五郎在衙门里混了好些年,自然不想招惹官兵,好言请两人吃酒,才王学华饮了不少酒,碎嘴抱怨军中管得严。

黄五郎讨好地添酒,说道:“上一回九娘子好生厉害,让我们衙门里的兄弟看得肝儿颤。”

提及此事,李士永不痛快道:“不过是个娘们,若不是她爹,谁卖她的账?”黄五郎应道:“这倒是,不过是点小冲突,倒是大惊小怪了。”李士永看着他道:“还是你们衙门里的差役好,不用像我们这般,管束得紧。"

儿八经拿粮饷的军户,日后是可以挣功名的。

黄五郎连连摆手,龇着大黄牙道:“那可比不上,李老弟你们可是军爷,正“咱们衙门里的差役说白了就是下九流,哪能跟你们相提并论?”李士永:“话可不能这么说,所谓的军功,也得拿命去换,谁不想多活几年呢?

“每月的粮饷,也得看上头的意思,若是没有苛扣还好,若苛扣,你也不得法。

“现在管得严,处处得守规矩,军中怨声载道无不牢骚。繁杂了些,但不用去拼命挣那点口粮,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反倒是你们衙门里当差的滋润,只要上头有法子,总不会饿着。虽说差事理,衙门里的差事确实繁杂,但不用拼命倒是真的。一番话把黄五郎捧得飘飘然,他抿了一口酒,点头道:“李老弟说得甚有道束,憋一肚子窝囊气。

李士永半真半假道:“我若有门路,倒还宁愿进衙门当差呢,省得受娘们管黄五郎嘿嘿地笑。

和。

李士永举杯跟他碰了碰,故意说起军中对陈九娘的不满,黄五郎也跟着附就这样一来二去,双方混了个脸熟。

有时候李士永在柏堂里遇到黄五郎,也会请他吃酒。有时候黄五郎也会带关系要好的狱卒跟他们接触。

其中一名叫钱大富的狱卒心眼子多,私下里同邱县尉提了一嘴。邱县尉主治安和捕盗,他脑子灵光,又把军中生怨的事跟郑县令说了。郑县令端茶盏的手微微停顿,斜睨他道:“你是从何处听来的传闻?”什长厮混得熟络,是从他口中晓得的。

邱县尉当即把消息的渠道细细讲述一番,说道:“近来黄五郎跟军中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