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俾斯麦,我是来求教外交问题的(2 / 2)

/br> 他反对一切的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以及en运动,在诸国形成了“正统性主义”和“大国均势为核心的梅特涅体系(也被人称为维也纳体系),这个体系维持了30多年,直到1853-1856年的沙俄帝国和英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打起来,四国同盟以及维也纳体系的统治欧洲格局才宣告瓦解,

但这时候的梅特涅已经在1851年就退出了政坛,直到1859年死去也没有再出现在公众人前。

俾斯麦对于梅特涅一直视为偶像级别的存在,特别是他的均势外交,一直都是俾斯麦模仿的对象。

事实上,他现在用在普鲁士身上的,也是如此做。

交好沙俄,特别是威廉一世的亲妹妹夏洛特公主还是当今沙俄太后的时候,亚历山大二世母亲;

同时缓和跟奥地利帝国的关系,让两国在德意志邦联的框架之内,展开德意志邦联的主导权之争;

向法兰西隐藏实力,让拿破仑三世放低警惕,麻痹对方。

普鲁士经过这些,把普鲁士王国在其他国家眼中的威胁降到最低,让其他国家进行内耗。

同时让腓特烈王储跟英国维多利亚女皇女儿联姻,1858年迎娶了她的长公主维多利亚公主。

普英联姻巩固了普鲁士对于别国的威赫力。

因此普鲁士王国在各大国中地位十分稳固,让人难以忽视的同时,又觉得是个难以产生威胁的国家。

这就是路均势外交,不过他的均势外交更自私点,那就是那是相对于普鲁士王国的均势,而不是整个大陆,甚至就连英国也被他算进去,而不是梅特涅时期的,英国在维也纳体系确立时,被英国占尽了便宜。

等等!

俾斯麦若有所悟的看着皮尔森,比利时就是那时候英国一力主张要求划给荷兰的,同时以此来,从荷兰身上获取了锡兰島和好望角等海外领地,如今比利时在1830年脱离荷兰王国,是受到英国支持成立了国家,而且还是维多利亚女皇的亲舅舅利奥波德一世为比利时国王。

这对于荷兰来说无异于被人打了很响亮的耳光。

他不信荷兰那些人会无动于衷,也不信奥兰治-拿骚王室会轻轻的放下。

而眼前的年轻外交家,这次的到来,那么就可以让俾斯麦寻到些许的脉络。

果然年轻啊,不是前国王威廉二世那样忍气吞声,也不像威廉三世那样事不关己的样子,这位荷兰的威廉四世新任国王,显然不准备轻易妥协啊。

有了计较后,俾斯麦就有了判断。

而在俾斯麦冒起想法的时候,尼古拉斯.皮尔森也是在心思万转。

威廉四世陛下曾经跟他说过,均势外交是门大学问,在欧洲顶级外交家中盛行。

它也是一门大国为了谋求霸权而采取的一种外交手段,均势是对立大国或者集团之间的力量对比出现一方比较占优势的客观反映,均势外交是资ben主义的制度产物,是从16世纪欧洲民主国家争夺欧陆和海上霸权的基础逐渐形成的结果。

最早出现推行均势外交的是大英帝国,16世纪初的英首相沃尔西初期支持西班牙同法兰西作战,但是当西班牙取得支配欧洲的优势时,大英帝国you转而倾向支持法兰西帝国,这样一来,就可以让战争在两国身上轮流拥有优势,大英帝国坐看他们耗尽国力,此消彼长,大英帝国却是稳收渔人之利。

18世纪的法兰西也也急用均势外交在荷兰与英国四次大战中运用的炉火纯青,想来是从英国身上学到的。

到了本世纪推行均势外交的人物就是奥地利的梅特涅和普鲁士的俾斯麦两人,梅特涅是以强大的中欧为支柱,联合大英帝国团结普鲁士,对沙俄若即若离,其目标是建立奥地利在中欧的霸权,就有了维也纳体系前后几十年的奥地利四强地位核心位置。

俾斯麦现在继承了梅特涅的衣裹一般的,也在实行均势外交,他为了孤立法兰西,防止可能出现的两下作战,俾斯麦均势结构了事拼凑了普鲁士、沙俄、奥地利结盟,均势外交只能用于强大的是大国,效果和弱国往往是列强谋取军事的筹码,俾斯麦的外交均势建设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就是像陛下所说的,普鲁士王国将会看中的目标即是其北部的丹麦。

而这次他到来的目的,就是为了以此开展荷兰索要的好处,当然了,付出的代价也不会‘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