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已是晌午,众人也没等回到汉阳再食午膳。
而是直接找了一处大树下,高安便带着一些禁卫开始摆弄桌椅和饭菜。
这些饭菜都是走前高安让王宫膳房做送来的,这正午也不怕饭菜凉。
午膳后,回城路上李煜就开始跟卢元诉说自己的旨令。
“士梧,回去之后便让礼部宣传司调动旗下各郡县宣传令,宣扬孤之新粮种的产量,记得都带上一两株小麦任百姓村民观看。”
卢元点头应是,自己也是如王上这般打算好让治下百姓安心。
新的粮种确实能够高产,毕竟安东、新东、朝东、朝南四郡百姓都还是有些抵触更换新种。
现在拿出实物也会让他们放下担忧,各郡县官员也更容易政令通行。
“可王上,现在国内的土地不够分呀!”卢元又想起一些郡县治下土地不够分足五亩,就想问问王上该如何处理。
李煜也是看过奏章,毕竟现在唐国治下三百八十多万人,除却各城池内一些居民和商贩,剩下的农民共两百三十万人左右。
这些人若是都分五亩就需要千万亩田地,可目前治下只有八百四十万亩土地。
根本不够分!
关键问题还是在于不能少分部分百姓的地,不然其余地方都是五亩到我们这里就三四亩?
到时候轻则百姓换一个州郡生活,重则便会聚众闹事。
“让缺少田地的郡县统一开发荒地再分于缺少亩数之家。”
目前也只能这样办,等攻下辽东和高句丽情况肯定会有好转。
其实还有一个方法那就是转移人口,让土地少的郡县转移一些人口到土地多的郡县。
但李煜不想用这种方法,第一个是人都是故土难离,再一个还是要尽力控制一下各州郡人口户数的平衡。
回到宫中李煜直接便去处理政务,现在秋收了需要制定好相关策略和运输粮税押运事项和规矩。
之后一周时间,随着宣传司在唐国境内宣扬,还拿出了小麦样本让各地百姓都清楚知道自家大王没说虚言,于是各地的小暴乱也渐渐平息。
毕竟国家能让人吃饱那还造反干嘛?嫌命长啊!
于是在唐国境内开始轰轰烈烈的推广粮种和翻耕土地事项,毕竟虽然春小麦种不上那不是还能种一下冬小麦嘛!
虽说南部新州种下的冬小麦肯定没有朝州的冬小麦产量好,但怎么也能得到更多粮食。
而此时地处长安的董卓,听着麾下探子所报辽东、高句丽和唐国的情报心中也有了波澜。
“这公孙度也算一时俊杰有胆气攻高句丽,可惜不能为本相所用啊!”董卓一脸感叹的说道。
虽说这公孙度是徐荣推荐自己任命的辽东太守,可现在人家天高地远翅膀硬了肯定也不会听从他的号令。
“相国何须可惜?您麾下亦有众多猛将与谋士!”一旁李儒安慰道。
如今董卓虽说天天潇洒得不行,可是他还是愁啊!
之前大量搜刮五铢钱将所有铜制品熔炼成的小钱发行,结果治下物价增长了数百倍一石粮食就要数万钱。
搞得很多地方的人买不起粮食经常饿死人,朝中那些人虽不敢明说但是屡次暗讽,可是把董卓给气坏了。
“文优啊,你说咱称王如何?”董卓转瞬又换了个话题问起李儒。
其实之前说可惜公孙度并不是主要话题,而是羡慕其邻居李煜的王位才引以为谈。
不过董卓的话可是把李儒吓得不轻,虽说他们西凉军做了太多恶事,可是相国想要称王这个事儿还真的没想过。
毕竟相国不过郿侯这般郡侯已是打破列侯最高为县侯的规矩,现在居然又想称王?
“这这相国此事是否太过于”李儒都没胆说你董卓是哪来的脸面和胆子给自己加封王爵的呀。
昔日汉高祖白马之盟可是说的清清楚楚,非刘姓不可称王不然天下共击之!
董卓也是知道,但是他顶不住这个诱惑啊!
自从得知李煜称王的消息之后,他是茶不思饭不香,连看舞姬跳舞寻欢作乐的心思都淡了很多。
他董卓也想进步啊!
称王是多少人心中所想却不敢做的事,反正一堆人要讨伐自己,那老子就称王了怎么滴!
咱也要当当一国之主的君王!
“相国,称王是否太过于急切?朝廷的大臣肯定会疯狂反对啊!”李儒苦心的劝诫董卓不要这么搞。
本来朝廷大臣虽然现在面上不说,但实际上没有几个不想董卓死。
可现在董卓就想作死,想一想都知道董卓称王后肯定会有更多人来起兵反抗。
“文友不用再劝!这个王咱是当定了!你还是想想怎么善后还有帮咱想想封国在哪里什么国号!”
董卓挥手打断了李儒的言论,他是打定主意要称王,毕竟李煜做得凭啥我这权倾朝野的相国做不得?
“那要不您先加封为公再过段时间称王?这样或许阻力会小一些!还有刘表不是割据了荆州吗,那也加封为公!还有益州刘焉、幽州刘虞。”
这三个地方兵马都比较精锐,特别是荆州和益州所以必须要安抚。